数字报
最贵近500元/盒有学生每周必买 家长担心孩子上瘾 卡牌火爆带来的喜和忧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男孩买奥特曼,女孩买小马宝莉……近段时间,印有卡通动漫形象的卡牌越来越受到小学生们的喜爱。收藏、竞技、社交等各式新玩法层出不穷,在二手交易平台,一些稀有卡的价格已经炒至几百元。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郝蕊 实习生 余芊雨

男孩买奥特曼,女孩买小马宝莉……近段时间,印有卡通动漫形象的卡牌越来越受到小学生们的喜爱。收藏、竞技、社交等各式新玩法层出不穷,在二手交易平台,一些稀有卡的价格已经炒至几百元。

小小卡牌为何有如此大吸引力?线下销售情况如何?日前,记者走访了肇庆城区部分精品店和学校附近的文具店,一探究竟。

在城区某文具店,琳琅满目得卡牌吸引着小学生选购。西江日报记者 郝蕊 摄

在城区某文具店,琳琅满目得卡牌吸引着小学生选购。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郝蕊 摄

有学生每周都购买

在肇庆印象汇的一家精品店里,中学生小希和同学兴致勃勃地挑选卡牌,他们手上都拿着挑选好的几包卡片。

小希说:“我每周都会来购买自己喜欢的动漫角色的卡片,偶尔也会购买朋友喜欢的明星卡牌,当作礼物赠送给同学。线下消费不会很高,每次都是10元左右,抽到喜欢的卡会特别开心。”

小希表示,自己会在二手平台购卡,因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不是盲抽,有的卡比较贵,“身边的同学几乎都会买,有时候也会交换或者卖掉自己的卡片,这在同学中还是挺常见的。”

在端州三路的晨光文具店内,前来买卡牌的小学生络绎不绝。文具店入口处和收银台附近的核心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铝箔包装袋卡牌,如小马宝莉、哆啦A梦、叶罗丽、奥特曼等,多达60种。

正在挑选卡牌的小学生晨晨表示自己喜欢奥特曼,收集奥特曼卡牌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他认为集卡牌会让自己更了解自己喜欢的动漫角色。他还告诉记者,有些学生是因为看到同学们集卡牌自己也跟着集,这类学生认为集卡牌相当于是一种朋友之间的互动游戏,如果集到了稀有卡,就可以和同学们分享和交换,能增进友谊。

最贵近500元/盒

记者在线下文具店看到,一包包小马宝莉卡装在盒子里,通常按包出售,有趣影、彩虹、辉月、暮光等多种包装,每包售价从2元至10元不等,最贵的暮光包50元一板,每板4包,每包只有五六张卡,卡牌还分为R、SR、SSR等不同等级。

“大部分孩子拿零花钱来买卡,一次只买一两包,过几天再来买一两包。有的家长会陪着孩子一起来买,一买就是一整盒。”城东公园附近一家文具店店主介绍,整盒小马宝莉卡价格不菲,一整盒辉月包售价从180元至488元不等。

家长担忧孩子会上瘾

为什么孩子们会如此沉迷卡牌?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合群”。如今,卡牌已经成为学生之间的社交方式,玩卡牌让自己与其他同学有更多共同话题。

家长张女士告诉记者,她担心孩子抵挡不住集卡牌带来的诱惑,容易上瘾,所以当孩子一开始提出集卡牌这个要求的时候,她就拒绝了。张女士认为,自己不可以支持孩子的这种行为,她更愿意引导孩子去购买书籍或者其他的东西。

令家长更担心的是,长期沉迷卡牌,会让孩子形成赌博心理。家长陈女士告诉记者,“虽然一包卡牌2元,看上去不贵,但是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消费。更关键的是或会激发孩子的赌性,想尽办法用钱抽中一个概率极小的卡牌。”

陈女士表示,自从小学四年级的儿子迷上了买卡牌后,每天关注各种公众号,不但研究各种卡游情报、抽卡攻略,还要求她专门给买了个能精确称出卡包重量的电子秤,带到商场用于卡包称重,相信重量大于15克或轻于13克,就能提高抽奖率。

孩子玩卡牌,家长看法不一

“如今这卡牌,简直就是小学生的彩票,还能讲出博彩经。”家长陈先生担心,玩卡牌的多是6岁至12岁的孩子,一旦陷入赌博思维的惯性里,不仅影响学习,还会对孩子的价值观造成很坏影响。

也有一些市民认为,集卡牌是一种非常不理性的行为,是商家的套路,应该从政策制度上去规范商家行为。家长马女士说:“制作卡牌的成本非常低,但是因为商家设计的这种‘盲盒’形式,非常容易迷惑未成年人,再加上商家的过度营销,一张小小纸牌居然以远远高于成本价的价格上市销售,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希望相关部门对这种现象进行规范管理与监督,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家长表示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认为这可以锻炼孩子的耐心和分享精神。不过也有家长表示会主动提醒孩子要适度消费,不要过度沉迷于购买和收集。

家长黄先生认为,他家的孩子都是用自己得到的奖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他非常支持,但是如果金额过高,则需要召开家庭会议,如果家庭会议通过,则可以购买,否则不能购买。

如果孩子沉迷于卡牌,家长应引起重视多关心孩子生活和情感需求,避免其追求物质层面的攀比,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