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松连 通讯员 刘瑞全
近日,全省乡村地名建设推进会在肇庆召开。鼎湖区作为全省两个发言单位之一,在会上作了试点经验介绍。究竟鼎湖区在全面推进乡村地名建设工作中有什么亮点和成效?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去年初,政府帮忙在我们村里竖起靓丽的路牌,这真是件惠民好事!有了清晰的路牌指引,快递进村更方便,村民取件也更省心。”5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鼎湖区沙浦镇黄布沙村走访,今年68岁的村民陈玉冰乐呵呵地告诉记者。陈玉冰是黄布沙村三四联队村民,平时在村中独居,两个儿子在外地打拼。“孩子们经常会网购东西寄回来给我。像昨天,小儿子就在网上给我买了红米,今天我到村委会就取到快递了,真的很方便!”
行走在黄布沙村村道四周,记者看到村中的道路命名规范。只见村委会大楼前竖立的“黄布沙主巷”路牌约有两米高,绿底白字很是醒目。记者发现,该路牌右下角还附有一个二维码,利用手机扫码可在百度地图上清晰显示出目前所在的地理位置,还有村情村史介绍。
黄布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锦波告诉记者,黄布沙村是一个农业村,村民以种植香蕉为主。“村里在区民政局的支持下建起路牌后,每逢香蕉收获季,来村里收购香蕉的外地车司机看到清晰路牌指引,顺利进村,助力村里农业发展。”另外,当前村里正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及民宿产业,有了路名路牌,也为到村里旅游休闲的游客带来方便。
黄布沙村通过“著名行动”得到的多重利好,正是鼎湖区大力推进“乡村著名行动”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该区自2022年列入民政部“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地区以来,便立足便民为民出发点,建立起“政府牵头、民政负责、部门协同、基层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乡镇精干人员及社工力量,强化资金保障,合力推进“乡村著名行动”试点工作。
鼎湖区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股股长招联光告诉记者,在推进“乡村著名行动”试点工作中,该区注重深挖地名文化内涵,让地名文化真正“活”起来。“我们打造了红色、绿色、黄色‘三色’地名品牌,将当地旅游资源、红色革命基地、名优特产等编辑整理成《鼎湖区标准地名录》,共收录地名5663个;编写了《鼎湖地名故事》,共收录地名文化故事共50多篇。”
加强地名文化推介也是鼎湖区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其中一个亮点。该区充分利用百度百科等网络平台推介本地地名文化,新增百度百科词条42个,包括19个居民点、11个旅游景点、12个特色美食。推出“一村一故事”系列视频,依托“旅游+美食+农业+地名”特色宣传,打响鼎湖肇实、文山乃鲤、裹蒸等农产品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鼎湖区在推进“乡村著名行动”中,通过深化和创新地名管理服务,使信息共享形成合力。该区利用“互联网+地名标志牌”模式,实行“一名一码”,有效提升地名信息服务效能。通过规范设置村牌、街道巷牌等各类地名标志,使乡村地址信息更加精准有效,助力快递到村、农副产品出村。
同时,该区依托地名标志牌设计编制了“智慧化”二维码,衔接多个惠民小程序,不仅可以提供导航定位,还可以便捷办理医保、民政救助等业务,并同步推送周边的红色地名文化、乡村信息、特产信息、景点及美食信息。
据统计,自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试点工作以来,该区新增道路命名2556条,设置地名标志2512个,上百度地图数量达2726个,有效织密了乡村地名网络密度,促进乡村振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