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天山深处的青春“热能”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天山深处,一高一低的两个水库静卧于山体两侧,周边电塔林立,银线飞架。两座水库间的地下厂房内,发电机不断发出运转声。这里是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其1号发电机组去年11月25日成功投产发电,是我国西北地区首座投运的抽水蓄能机组。

4月23日晚,工作人员在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对3号机组进行调试。 新华社

天山深处,一高一低的两个水库静卧于山体两侧,周边电塔林立,银线飞架。两座水库间的地下厂房内,发电机不断发出运转声。这里是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其1号发电机组去年11月25日成功投产发电,是我国西北地区首座投运的抽水蓄能机组。

地下厂房规模宏大,安装了4台抽水蓄能发电机组,总重量超过4000吨,特种钢焊接成的压力钢管超过1.4亿吨。巡检、维护这庞大复杂电站设备的,是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机电部)的20个年轻人,平均年龄不到28岁,从电站2017年建设起,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直坚守在这里。

张和平来自山东菏泽,大学毕业后就到公司工作,如今是设备管理部(机电部)副主任。

刚到这里时,水、电、路、网等基本生活设施都没有,条件艰苦。“这个工作可以让自己有所建树,能实现个人价值。更重要的是,能够参与建设西北地区首座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为国家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作贡献,很光荣。”他说。

张和平和其他年轻同事不仅要面对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相衔接的难题,还要不断解决专业、管理等各方面遇到的新问题。

“那时,办公室深夜灯火通明,大伙共同研究一个个技术难题,争得面红耳赤,忘了时间。”这是机械班班长何文波记忆中最难忘的画面。

24岁的于宜禾是设备管理部(机电部)4名女成员之一,今年是她工作的第三年。在她看来,女性在艰苦地区工作面临更大挑战,但与充满青春活力的战友们亲历一个个重要工程节点,很有意义,“长时间工作的确很累,但只要电站正常运转,为能源保障出一份力,我们就高兴。”

在团队成员努力下,1、2号机组先后实现正常发电。4月23日,3号机组成功完成抽水发电双工况并网试验,距离4台机组今年8月全部并网发电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采用机械自动焊接、弯管机预弯制作等工艺,将钢板利用率由70%提高到90%以上;机组发电工况满负荷运行时,各轴承最大摆度0.056毫米,优于国标优良级的0.2毫米标准……这些年,他们与科研、设计、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展开联合攻关,所获得的技术创新成果为同类型电站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这支年轻团队先后获得“国网新源集团先进集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接下来,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保障3号、4号机组顺利投产。

“我们还年轻,要进一步提升技能,更好服务电站建设。”张和平说。    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1日电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