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高标准探索基层中医药服务新模式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苑卉 通讯员 叶剑如

近年来,肇庆以建设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为契机,通过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推动肇庆中医药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肇庆经验得到肯定与推广。

高站位:优化中医药政策机制

日前,肇庆印发《关于开展肇庆市乡村中医药人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中医药人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试点工作,鼓励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按照试点文件规定进行自种、自采地产中草药,并在其执业活动中使用,不仅填补肇庆市在该方面规范化管理的空白,还有利于充分发挥肇庆市中草药种植优势,切实减轻基层群众医药负担。

率先开展乡村中医药人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试点工作是肇庆市以政策机制推动中医药发展的一个缩影。

自提出建设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后,肇庆印发创建实施方案,计划投入4.59亿元用于市中医院改扩建;建立市级部门会商机制,58个中医优势住院病种按分值付费,21个病种纳入中医日间病房支付;出台乡村医生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医药与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文件……

目前,市中医院改扩建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校园中医药文化主题日活动广受教师学生欢迎、德庆正打造“南药+旅游+康养”示范性强县……肇庆市中草药工作正以百花齐放的姿态在全市铺开。

高投入:夯实中医发展基础

肇庆持续推动中医医院升级建设,让就医环境焕然一新。如投入资金23.8亿元推动9家中医院建设新院和改扩建门诊住院大楼,再如2023年中医医院建筑面积比2020年增加11.39万平方米,增长95.02%。同时,肇庆还建成8家示范中医馆、80家中医阁,织密中医药服务网底。

硬件资源得到加强的同时,肇庆优质医疗资源也在不断下沉,让中医医疗服务惠及每一位基层群众。

近年来,肇庆积极推动中医医联体建设,8家中医院牵头组建医联体,其中3家为紧密型县域中医医共体,德庆县中医院成为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省级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除了促进市内中医医疗资源流动,肇庆还积极争取省级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发展。据了解,肇庆已争取4家省级中医院组队帮扶肇庆5家县级中医院,帮扶临床科室达31个,并与省中医院合作开展“星火工程”行动计划。

高标准:探索中医服务新模式

近年来,肇庆实施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推进“5+2”中医专科建设工程,每个县(市、区)建设5个市级以上中医重点(特色)专科,以及治未病和中医康复2个中心。

2023年,肇庆省、市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分别新增13个和15个,现有国家、省、市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共50个,平均每家县级中医院有4.5个中医重点(特色)专科,中医特色优势专科不断增加,特色中医服务正全面铺开。同时,市中医院治未病科通过4A级评审,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此外,肇庆也在不断提高中医康复服务能力,建成省市级中医康复重点(特色)专科7个,全市中医医院基层指导科、西学中培训基地、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实现全覆盖;开展颈肩腰腿痛中医康复技术培训,三年培养镇村两级中医康复人才160人,全市基层中医诊疗量占比45.19%。

高层次:培养中医药人才队伍

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

近年来,肇庆通过不断培养中医优秀人才、充实基层中医药人才等措施,切实构建人才队伍提升平台。如弘扬岭南中医梁氏流派,实施流派传承“百人工程”,培养流派传承人才62人。再如实施中医师承项目,组织70人跟师名中医专家,去年,7名中医药专家评为市高层次人才。

据了解,市卫健局还通过实施“千人强基计划”,招聘120名中医本科生充实基层;举办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等培训24期,培训3000人次,9个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年培训4900人次,聚力培养更多中医药人才,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