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高要事高兴办 制造业强起来——高要大力实施“安商”行动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制造业当家”号角响彻南粤大地。高要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大力实施肇庆市2023年经济建设“十项行动”,强化实施“安商行动”,以“政府有为”换取“市场有效”,构建“营商高要,安心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亮明聚焦制造业、大抓制造业的主攻方向和抱团发展、勇立潮头的鲜明态度。

企业代表在高要区行政服务大厅办理业务。 西江日报通讯员 梁俏玲 摄

企业代表在高要区行政服务大厅办理业务。 西江日报通讯员 梁俏玲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通讯员 梁俏玲

今年以来,“制造业当家”号角响彻南粤大地。高要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大力实施肇庆市2023年经济建设“十项行动”,强化实施“安商行动”,以“政府有为”换取“市场有效”,构建“营商高要,安心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亮明聚焦制造业、大抓制造业的主攻方向和抱团发展、勇立潮头的鲜明态度。

建强服务载体释放市场活力,推进制造业“强起来”

“我们实施镇(街道)‘点菜’、区‘上菜’的赋权方式,今年3月顺利推动85项区级事项下放金利,扩大发展自主权。”高要区政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率先设立全市首个银行网点“企业开办全流程服务专区”,让市场准入更高效便捷。“我们还增设了肇庆金利高新区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实现一站式办理24项商标业务。”

为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高要区以打造“高要事·高兴办”政务服务品牌为抓手,出台高要区公共政务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要点,以点带面推动区、镇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创建标杆大厅。同时,丰富“粤系列”应用,上线“活力高要”粤省事专栏,指尖可办8大类45项高频事项。此外,深入推进本地政务服务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跨域通办”合作地区新增深圳市龙华区和佛山市三水区,达成合作事项524项,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不用跑。

“我们的建设工程业务现已全面推行电子保函替代缴纳保证金,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为企业投标增速减负。”肇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高要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11月,高要全区45个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中,已有19个项目使用电子保函,占比42%。

做优项目流程加快项目落地,推进制造业“优起来”

高要区依托“粤系列”平台,重构产业项目审批验收一站式代办服务模式,全面优化涉企服务能力。目前,运用“全肇办”累计为294个项目提供跟踪服务,记录服务日志1788条,“粤商通”注册用户达7.3万,同比增长25.76%。

该区服务企业“高效办”还体现在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新模式。通过“存量房转移+抵押权转移”,实现无需归还原有贷款即可过户抵押,极大缩短交易时间。今年1-10月,高要全区二手房一天办结率96.8%,一手房一天办结率99.17%,登记财产服务质效双提升。

为服务企业“舒心办”,高要区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关键环节改革,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大力推行工建项目联合验收,7个验收事项实现并联办理,同时持续实施“双容双承诺”直接落地改革。截至今年11月,全区签订项目15宗,投资总额29.28亿元,项目缩短建设周期4个月以上。

用好关键要素全面扶企惠企,推进制造业“好起来”

用好关键要素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一环。高要区大力开展低效园区和产业平台治理行动,深入实施“三旧改造”,将空间“存量”变发展“增量”。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消化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今年已处置7572亩,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我区依托肇财扶助平台,对惠企利民财政补贴政策实行‘一张清单’管理。”高要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协助嘉利车灯、鸿泰科技、鸿兴精密、金晟新能等企业申报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下达扶持资金930多万元,已全部兑现完毕。

依托“肇融码+融资首贷专窗”,积极拓展首贷户,是高要区为诚信企业提供的贷款“绿色通道”。目前“肇融码”共收录182家企业融资需求,已为138家企业提供融资4.74亿元。截至9月末,高要全区“银税互动”发放贷款金额2.86亿元,惠及企业309户,实现税企双赢。

从严护企净商强化法治保障,推进制造业“稳起来”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高要区以巩固提升信用体系建设成果为抓手,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招投标、市场准入等5个领域,创新信用报告应用;在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税务等30个领域,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同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市监、交通、水利及南岸街道4个行政执法单位制定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减免责“四张清单”,并建立健全“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组织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提升年”活动。

此外,该区还与12345热线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工作协作办公室”,重点加强市场监管部门与司法审判协作配合,在全市率先实现知识产权检察“四检合一”。

注重诉求响应加强政企沟通,推进制造业“跑起来”

12345热线是党委政府联系服务企业、群众的“连心桥”。“我们充分发挥12345热线主渠道作用,建立从接诉到反馈的闭环运转体系,提高涉企诉求响应水平。”高要区政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10月,12345热线共接业务工单14989宗,其中企业类诉求342宗,满意率从去年的89.45%提升至97.15%,位居全市第三。

为进一步拉近政企沟通距离,高要区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接待日”和“政务服务大体验”活动,并设立“疑难事项”及“企业诉求”窗口,让企业诉求直达快办。截至目前,共优化办事指南800多次,解决企业诉求8宗,“疑难事项”26个。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