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市科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环卫工人何翠兰,垃圾清运了于心 路面危机勇化解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从果场主到环卫工,从羞于启齿个人职业到以环卫工作为荣,从环卫“小白”到精通工作规律的“精英”,历经近7年时间,肇庆市科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环卫工何翠兰,实现了个人职业的又一次突破,最近被评为市“最美环卫工人”。而对于该荣誉,她淡然笑称:“我只是如大多数环卫工一样,在普通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何翠兰在清运垃圾。

何翠兰在清运垃圾。

文/图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从果场主到环卫工,从羞于启齿个人职业到以环卫工作为荣,从环卫“小白”到精通工作规律的“精英”,历经近7年时间,肇庆市科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环卫工何翠兰,实现了个人职业的又一次突破,最近被评为市“最美环卫工人”。而对于该荣誉,她淡然笑称:“我只是如大多数环卫工一样,在普通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进入环卫行业前,曾经营一个果场。可惜,因经营不善,不得已将果场转让出去了。”谈及以往,何翠兰不好意思笑了笑,脸上闪过一丝苦涩。2017年,她进入肇庆市科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成为高要垃圾清运车队跟车环卫工之一,主要负责清理城区西片区垃圾桶,并将垃圾运送到固定地点。

职业的转变,一度让何翠兰羞于启齿。“刚开始,每每和亲朋好友谈起工作,我都难以启齿。工作中,见到熟人也不好意思打招呼。”

高强度的工作频率,同样为何翠兰带来挑战。“我所负责的片区,街巷多,有200多个垃圾桶。每到一个垃圾桶,都要下车,将桶里的垃圾倒进清运车里。”何翠兰告诉记者,由于城区垃圾桶密度大,她经常刚坐上车,就又要下车了。不停上下车以及高频率的搬运,让何翠兰腰部、手部等处酸痛不已。尽管工作辛苦,但何翠兰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我相信能干好这份工作。”

为更快熟悉工作,入职的前两个月,何翠兰每天拿着小本子,仔细记下每个街巷垃圾桶的数量,及其垃圾量,并绘了一张工作地图。凭借着对工作的执着与巧劲,她很快就摸索出了一条垃圾清运规律,“哪个地段的垃圾桶垃圾多,每天需要倾倒多少次,哪个姿势倒垃圾最不费力,我都了然于心。”正因此,其所负责的区域,垃圾桶基本没有出现过垃圾满溢以及滞清现象。

何翠兰对工作的负责,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前些天,高要区南岸南兴四路驶进了一辆载着石子的大车,在行驶中,有大量石子不慎洒落路中央。考虑到该路段车辆较多,路上的石子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且环卫工上路清扫较为危险。在附近工作的何翠兰得知情况,二话不说,立即与垃圾清运车司机何庆林赶往现场。其间,他们一边做好安全警示,一边快速清理石子。不一会,路上障碍被一一清理,路面交通恢复正常,过往司机及群众纷纷为何翠兰等人点赞。

除了是一名称职的环卫工,何翠兰还是一个热心人。“工作时,我曾捡到过手机、手提包等物品,都一一交还给了失主。别人的东西,咱不能贪。”何翠兰说,每逢有群众从她手中领回失物,她就尤为开心,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份工作虽然脏和累,但心里踏实,平凡亦有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让何翠兰多次获得表彰,她也逐渐找到了职业自信,开始以环卫工作为豪。“未来,我将继续在环卫行业发光发热,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何翠兰坚定地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