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毅农业基地工人正在采摘无花果。 西江日报通讯员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梁振华
一个个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片片种植基地蓬勃发展,一条条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这里就是正昂首阔步向前奋进的怀集县马宁镇。
2023年,马宁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抢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大战略机遇,充分挖掘作为怀集县副中心聚集发展片区和“岭南蔬菜之乡”土地资源优势,通过盘活土地资源、融合发展等举措持续在招商引资、项目发展、全产业链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不断探索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让荒田回归农田
近年来,马宁镇将撂荒地复耕复种作为“三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对辖区撂荒耕地制订“一田一策”。
在马宁镇珠岗村贝贝南瓜基地,一个个瓜皮墨绿、肉厚结实的贝贝南瓜掩映在藤蔓和绿叶中,黄澄澄的南瓜花盛开在瓜地间,在雨水的滋润下更显娇艳。田间工人正忙于修剪拔节的瓜藤,便于南瓜植株更好地生长。
年初,马宁镇充分挖掘辖村撂荒土地资源,引进广东丰绿源集团和肇庆市粤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珠岗、寨村、明星初步建成2000亩粮蔬轮作种植基地,助推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建设,把马宁镇打造成“岭南蔬菜之乡”的重要生产基地。
该基地种植面积达210亩,今年3月种下一批瓜苗共21万株,90天左右就有收成。“这里本身地势较高,很适合种植贝贝南瓜。马宁镇政府帮助我们解决水电、人工和土地流转等问题。”贝贝南瓜基地负责人纪其明对基地发展充满信心。
另一边,马宁镇苏沙村通过整治流转203亩撂荒地,打造成稻虾种养殖基地。基地建成后,预计种植水稻年亩产量500公斤,年产值44万多元,虾产量年亩产量300公斤,年产值160万多元,带动当地30多个村民就业。
此外,马宁镇大力推动村级党组织利用撂荒耕地打造特色产业,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291.31亩,多个村通过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发展了属于自己村的集体项目,有5个村党支部成功打造出党建引领示范种养基地。
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马宁镇位于怀集县西北部平原地带,下辖17个村(居),全镇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3万亩,山地面积2.97万亩。近年来,马宁镇依托土地资源和生态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至今该镇有39个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项目,带动本地就业岗位数以千计。
“这些年,大多数大规模农业种植基地都是通过招商引资、招才纳贤等方式发展起来的,他们有资金、技术、销售渠道支撑,当地农民既可以有土地租金收入,还可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创造财富。”马宁镇委书记高日志表示。
怀集彩毅农业是年初引进马宁镇的一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与种植基地、农户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充分融合的共享发展模式,推进无花果、紫玉米、茨菇、竹荪、莲子、紫淮山等特色农产品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开展“三品一标”认证,让品牌农业延伸拓展二三产业,带动该镇乃至全县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对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
目前,全镇分布在圩镇和各村的小型加工企业有58家,年产值达9129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1500个。全镇工业企业有2家,年产值3280万元,现有员工135人。其中,肇庆市新之麦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糕点有约”牌酥雪蛋卷畅销国内外。
推动“百千万工程”
产业强镇,示范先行。在怀集县“百千万工程”三年计划里,马宁镇被赋予做优农业特色镇的使命,将作为示范镇示范先行,集聚镇域资源,做好特色产业文章,打造一批产业突出、链条深度融合、产村产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
马宁镇抢抓机遇,立足资源优势,以县创建“岭南蔬菜之乡”为契机,在珠岗村260亩贝贝南瓜基地的基础上,完成了寨村村1500亩耕地流转托管手续,促进广东丰绿源集团肇庆丰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菜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形成产能,促进蔬菜全产业链融合,高质量创建“岭南蔬菜之乡”马宁基地。
“接下来将发展壮大茨菇、蔬菜、无花果、莲子、紫玉淮山、竹荪、陈皮、贝贝南瓜、脆梨、金线莲、稻虾养殖等特色产业集群。”高日志表示,马宁镇将持续做大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壮大联农带农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农产品特色品牌,推进村集体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全力打造“一村一品牌”乡村特色产业。同时,加快推进马宁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地、谭播村陈皮加工产业融合基地等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投产、早见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