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怀集高山云雾育好茶 万亩茶园香四海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一片茶叶,撬动一个绿色产业。近年来,怀集县委县政府大力引导和扶持茶产业,先后投入资金,出台一系列扶持茶叶品牌建设政策措施,指导茶企规模化、精品化发展,扶持茶企做大做强,打响怀集茶叶品牌,让茶经济焕发新活力。

陈汉荣正在介绍有机茶种植。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摄

天瑞园茶场自然风光秀美。 西江日报记者 徐钊麟 摄

新岗茶园采茶。 怀集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一片茶叶,撬动一个绿色产业。近年来,怀集县委县政府大力引导和扶持茶产业,先后投入资金,出台一系列扶持茶叶品牌建设政策措施,指导茶企规模化、精品化发展,扶持茶企做大做强,打响怀集茶叶品牌,让茶经济焕发新活力。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蒙莹莹

依托先天优势,万亩茶园飘香

走进位于甘洒镇小竹村松岗顶上的天瑞园,连片呈梯田状的茶园映入眼帘,新绿茶芽挤满梢头,处处绿意盎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茶香。“高山云雾出好茶,松岗顶海拔有600米,非常适宜种植茶叶。高山茶比普通茶叶香气更足、甜度更高。”天瑞园茶场负责人陈汉荣穿过墨绿茶垄向记者介绍,茶场于2012年开山建园,以每年100亩的速度扩建,累计种植面积800亩左右。

在茶树种植上,该茶园摒弃传统的毁林种茶模式,探索林下种茶,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能提升茶叶的内在品质,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为确保农药零残留,茶园牺牲产量保品质。”陈汉荣坦言,茶场采用有机种植,在茶树之间保留了原生态的杂树杂草,保留了害虫的天敌,坚持做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剂。

在泡茶室内,茶艺师正在冲泡产自天瑞园的燕崚青红茶,产出茶汤色泽清澈、茶香四溢。据介绍,现在天瑞园的种植品种丰富,有软枝乌龙茶、鸿雁十二号、梅占等;茶园名下有三个品牌,分别是燕崚青、小竹正山、瑞山玉叶。

“近年来,很多游客过来茶园,品味高山云雾好茶,同时欣赏优美的风景。为让广大市民多一个放松心情的好去处,茶园计划发展综合性旅游业,打造民宿,推出研学旅行,让市民体验制茶流程。”陈汉荣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充分发挥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作用,不断延伸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打造集热农科普示范、研学旅游、农耕体验、健康生态于一体的农业综合示范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下帅乡单丛茶种植基地里,采摘工人穿梭在茶林间,娴熟地采摘茶青,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怀集县仙山茶叶加工厂基地负责人涂沛常介绍,采摘回来的茶叶经过晒青、摇青、杀青、揉捻、烘焙、筛选等步骤制成成品。

怀集县仙山茶叶加工厂是下帅单丛茶的唯一正宗企业,种植基地统一用肥、统一防治、统一技术。其采用“公司+农户”种植模式,通过向村民提供一些茶苗和种植技术指导,再向他们收购茶青,增加当地村民收入。

“制作工艺上,利用传统的竹笼晒青、小分量摇青,制作出来的茶叶回甘力强,很受市场欢迎。”涂沛常说,茶场使用的生物有机肥均为植物配方,不含化学成分,产出茶品的茶汤色泽清澈、醇厚甘甜。下帅单丛茶产品主要销往深圳、广州、上海等地,积累了良好口碑,深受客户喜爱和信赖。

怀集县仙山茶叶加工厂还建立了茶叶新品种标准化无公害栽种示范基地,得到肇庆市科技局、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部门的先进技术指导。企业种植总面积已达800多亩,年产成品6000多斤,产值已达百万元。

截至目前,怀集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6万多亩,总产量2623吨,50亩以上茶叶企业有14家,主要分布在洽水、甘洒、下帅、诗洞、蓝钟等乡镇。

发挥龙头作用,怀集好茶走出大山

守得茶山变金山。怀集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把茶产业作为全县重点特色产业,进行全产业链谋划,促使茶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无限的良好局面。

峰连天际边,茶香绕山间。走进洽水镇新岗大稠顶茶场,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茶树葱茏叠翠,枝枝新芽嫩绿芳香。该茶场位于肇庆市国有新岗林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终年云雾缭绕,是名贵茶种生长的温床。1200亩的茶园里,茶香弥漫,生机盎然。

“我们从云南聘请了专业采茶工到基地指导本地茶农提高采茶技术,利用高规格传统工艺制作茶,把茶农培养成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同时利用好地方资源,把茶场打造成农业实践基地。”怀集高山青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威说。

目前,怀集高山青农产品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对工人开展系列培训,进一步提高新岗大稠顶茶场整体种植和加工技术,完善茶叶加工的设备设施。

在政策的支持下,“新岗高山青茗茶”已成为怀集县乃至肇庆市重要的特色农产品,新岗冻顶、新岗绿茶、新岗红茶均获粤字号品牌,并多次代表市、县参加农业博览会和展销会,多次获国家、国际奖项。

此外,怀集红茶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新岗红茶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怀集县下帅乡获评单枞茶省级专业镇(乡)。怀集高山青农产品有限公司新岗冻顶茶(乌龙茶)、新岗挂绿茶(绿茶)、新岗红茶、新岗美人茶(乌龙茶),以及怀集县天瑞园茶业有限公司燕崚青“小竹正山白茶”、燕崚青红茶、燕崚青绿茶等7个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政策加码,做大做强茶产业

一片小茶叶,带动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近年来,围绕做大做强茶产业,怀集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资源禀赋,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推动茶产业良好发展,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单枞茶等产能持续扩大,销售市场持续向好,产业链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我们全力支持企业自创品牌和以政府名义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在每年的省农博会、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农民丰收节等重要活动,推荐支持怀集名优茶品参展。同时,专门开展一系列采茶技术培训班,让周边农民学会一技之长,能够胜任采茶工作,增加务工收入。”怀集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中慢说。

怀集县农业农村局还多次组织县内各个茶叶企业开展加工技术交流,并安排农技员到茶企种植基地调研指导,帮助企业开发新茶品。如蓝钟岳山茶以前主要制作青茶,现在根据市场需求,转为加工红茶产品;下帅单丛茶主打乌龙茶,也研发出红茶、白茶等品种,吸引不同消费群体,推动全县茶叶销售市场持续向好。

据悉,怀集县整合财政项目资金支持怀集茶产业发展,指导茶产业入库乡村振兴项目,保障特色茶产业与水稻、蔬菜、水果等农业主导产业同步发展,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自2014年起,怀集县农业农村局已整合各类财政项目资金约2500万元支持怀集茶产业带发展。

在生产上,怀集县加大技术支持,坚持适品适种,突出绿茶、红茶等主要茶类生产,提高茶园智能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绿色生态发展;在加工上,推进茶叶初加工设施装备及精深加工生产线升级,提升产业链水平;在流通上,大力创响新岗茶、燕崚青茶、岳山茶、下帅单丛茶等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并将全县茶叶信息纳入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大数据,正确引导生产、流通和消费。

同时,探索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训农业服务专业队,解决采茶工难招收等问题。加强茶产业推广技术人才培养,引导各类主体在茶产业全链条创业创新,培育茶产业领军人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葱茏的茶叶,冉冉托起茶产业。接下来,怀集县将结合实施“百千万工程”和绿美肇庆生态建设行动,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茶产业特色优势。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