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抢抓机遇 推进高质量发展——怀集下帅乡打造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怀集下帅乡打造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怀集下帅乡打造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梁振华 陈始楚 蒙莹莹

近日,记者走进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一阵阵古朴独特的民族风迎面扑来,一道道乡村美景映入眼帘……村民安居乐业,道路宽阔整洁,路旁巷道民族团结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一派团结和谐、发展进步的繁荣景象。

下帅乡是壮、瑶、汉三个民族的聚居地,是广东省7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也是肇庆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近年来,肇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以及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抓住用好省“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战略机遇,举全市之力推进下帅乡高质量发展,并将下帅乡列入“两工两农”乡镇示范建设,不断推动民族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努力打造成为“百千万工程”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特色样板。

壮大民族特色产业

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啷嗨呀哩耶……呜喂!”伴随着壮族姑娘韦红兵用壮语热情欢唱的祝酒歌,一杯杯香醇浓郁的“壮瑶红酒”端到远道而来的客人面前。韦红兵笑着说,西餐餐桌常有红酒牛肉,而下帅壮族瑶族乡也有“帅牛肉”和“壮瑶红酒”,还有清新淡雅的单丛茶,“一肉一酒一茶,尽显浓浓的民族乡情。”

民族特色产业振兴,是下帅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近年来,下帅乡立足资源禀赋,持续做好“牛(黄牛)、茶(单丛茶)、酒(壮瑶红酒)”三字文章,重点实施帅牛养殖、单丛茶产业发展、壮瑶红酒坊扩容提质等项目,积极推进“公司+农户”的模式,做好民族特色“土特产”文章。下帅仙山茶叶加工厂已被认定为怀集县农业龙头企业,下帅单丛茶亮相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同时,下帅乡积极探索“产业共融、村委共管、发展共享”产业发展模式,创立了5个村委会共同持股的村委联办企业——怀集县兴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筹、统管全乡现有产业,扶持乡内各个专业合作社,全力畅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强村富农“新引擎”。截至目前,怀集县兴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营业额已近900万元,主营业务利润逾170万元,带动1000多名当地村民就业,累计为每个村委分红14万元,有效助力下帅乡提前1年实现省提出100%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目标,更有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万元。

写好农文旅深度融合文章。下帅乡持续提升春牛舞、壮狮舞、采茶舞、竹竿舞等特色文化项目内涵,大力发展民族风情生态旅游,着力打造“牛、茶、酒”展示展销的农文旅融合基地,构建“吃住玩游购娱”产业链条。借助帮扶单位引入《七十二家房客——下帅之旅》影视拍摄帮扶项目,助力农文旅产业强势“出圈”。按照“月月有节”的工作思路,组织策划好民族特色农文旅节庆活动,在2023年“五一”假期举办的下帅乡民族文化旅游节大放异彩,接待游客逾3.6万人次,带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广受主流媒体关注。

提升民族特色风貌

建设美丽宜居镇村

来到下帅乡“一河两岸”景观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古朴、富有民族特色的风雨桥。桥下碧波荡漾,映衬着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形成两道绿色长廊。漫步在河边干净整洁的休闲步道上,观赏青山绿水,着实令人心旷神怡。这是下帅乡立足壮族瑶族特色,用美学思维提升民族特色风貌的结果。

下帅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不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民族特色风貌提升工程,将壮族瑶族标志性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美丽圩镇、美丽乡村和关键节点项目建设,全域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打造富有民族特色风貌街区、美丽宜居乡村和特色精品村,将黄翰村-东西村连片打造成一条富有壮瑶特色的民族风貌带,促进各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3月30日,下帅乡被评为2022年度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下帅乡高标准组建宣讲队伍,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宣讲活动,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到下帅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以及打造以石榴树为主题的民族团结同心林,寓意下帅乡壮、瑶、汉三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同时,以文明村镇建设为抓手,通过推广朗朗上口式的村规民约,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加快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3月15日,肇庆市“民族团结心向党、文化自信育新人”书法活动在下帅乡民族团结广场举行,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月3日,中共怀集县委统战部、怀集县民宗局走进下帅乡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开展以“民族团结一家亲舞出和谐民族情”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扎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擦亮为民惠民底色

托起稳稳的幸福

“我平时在家主要靠耕种、散工来维持日常开销,来到茶园采茶后,一天能够赚得百来元,和我一起采茶的还有其他壮族、瑶族、汉族的女性。”在下帅乡单丛茶种植基地,来自壮族的采茶人员罗小花开心地告诉记者。

下帅乡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强化党建引领,建立健全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促乡村振兴的党建工作机制,落实打造过硬村“两委”干部队伍25项措施,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问题,优化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群众效能。

在教育方面,在上级的支持下,利用深圳市福田区对怀集县教育帮扶,开展线上教育教学交流学习和专题讲座学习,推动下帅乡学校与肇庆高新区学校交流合作和组织教师到怀集县教师发展中心参加学科培训学习,推动怀集县北区教育联盟第四届论坛在下帅乡民族学校举行。

在医疗方面,争取资金130万元投入完成下帅乡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配套项目,并以医共体建设为契机引进针灸项目;将中医治未病特色专科作为下帅乡卫生院重点科室建设;通过“县招县管县镇共用”模式引进3名医学专业人才。

此外,下帅乡持续巩固提升竹六村创建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山奢村创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成果,深化平安下帅、法治下帅建设,加快“一园两廊”法治文化阵地,创新基层五村联动社会治理,推动下帅乡黄翰村、东西村积极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促进乡村治理规范化、法治化。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