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通讯员 沈浪
“成本!成本!成本!政策!政策!政策!”近日,“数聚鹏城智汇砚都——2023肇庆市电子信息专题交流会”在深圳举行。深圳市鑫明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飙用几近嘶哑的声音,道出一个深圳企业家的“心头大石”。该公司是金属屋面及幕墙科技中国十强企业,同时专注新能源太阳能建筑科技投资与发展。
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是深圳发展奇迹的一个缩影。目前深圳已经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旗帜和标杆。2022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2.5万亿元,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全球的十分之一。
纵然如此,深圳电子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林祥峰坦言,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转换期,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压迫、内部结构的转变、技术创新的变革。这是一个机会与困难并存的时期。
“到肇庆来!”作为“招商员”的肇庆市领导当场回应企业家诉求,并提出解决他们“痛点”的建议。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主要负责人介绍,集聚区市管片区有3万亩连片工业用地,今年6000亩标准地随时可以让企业落地;享受省产业有序转移财政支持,企业可获至少7.5%(9%)的固投补贴;成立总额10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对优质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工业基准地价、工业电价等低廉……交流会上,通过“数说”优势,肇庆招商团队向深圳企业抛出“橄榄枝”。
“肇庆来得正是时候!如今的深圳空间有限,要让我们再有大的发展空间难度非常大。很多大企业都外扩了,我们再不往外扩就更加没有机会了。”全球汽车音响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深圳市雅迪威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国燕迫切地表达了电子信息企业目前的处境与出路。
除了产业空间和落地政策的优惠,肇庆还有着较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有足够的底气承接深圳的产业转移。
近年,肇庆市委市政府按照省的战略部署,围绕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智能终端产业,着力引项目、强龙头、补链条、搭平台,要把打造电子信息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肇庆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在不断发展壮大——2022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企业130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51.14亿元,同比持平,连续三年平均增速16.52%。
肇庆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广东晟合技术有限公司引进韩国三星专业技术研发团队设计驱动芯片,打破国外对我国驱动芯片技术的压制;风华高科的超微型片式阻容元件精密制造技术,获得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肇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集聚不断增强——凭借新型电子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光学电子等领域为特色的产业体系,肇庆已经成长为国内新型元器件及电子信息基础产品用于科研、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赴深招商活动中,除了毛遂自荐,肇庆还通过深圳电子行业协会大力“撮合”,谋求定点定向发力招商。
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是深圳第一家行业组织,目前会员五千多位,其中上市企业112家,行业资源网络丰厚而优质。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肇庆邀请该协会规划《肇庆市电子信息产业招商专题研究》,赋能提升产业规划水平,加快补链强链。
在产业链上,由于肇庆现有产业多为中游企业,受上游材料供应与下游产品采购的影响较大,“链主”企业带动能力有待提升,亟须市场终端产品企业带动,补全产业链,并有力支撑现有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智能制造产业加速发展。因此,招商引资要紧抓重点领域产业链靶向发力。
“如果我们引进的项目处于整个产业生态顶端,就意味着整个生态链都会被吸引。”交流会上,专注研究情感型家用机器人的深圳慧安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修球关于强链补链的分析,与肇庆招商团队的“链式收割”思路不谋而合。
在本次招商活动中,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与该协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合力为集聚区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园精准引来更多“金凤凰”,为深圳电子信息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无限可能。深圳电子行业协会的不少会员企业表达了对肇庆营商环境浓厚的兴趣,数家企业更传达较为明确投资意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