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百年的碉楼——遗志堂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在肇庆高要区,有不少的有历史、有故事的古建筑散落在各镇、村中,这一幢幢饱经沧桑的古建筑,布满了岁月如歌的痕迹。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岭南特有的碉楼。这些穿越民国的百年碉楼,不仅是“过去式”,更是“现在进行时”,它们值得我们去思考该如何融入寻常生活。

位于高要区白诸镇北岸村的遗志堂碉楼。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在肇庆高要区,有不少的有历史、有故事的古建筑散落在各镇、村中,这一幢幢饱经沧桑的古建筑,布满了岁月如歌的痕迹。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岭南特有的碉楼。这些穿越民国的百年碉楼,不仅是“过去式”,更是“现在进行时”,它们值得我们去思考该如何融入寻常生活。

在高要区白诸镇北岸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里有一栋楼龄近百年的碉楼——遗志堂。遗志堂从1927年开始,由商人黄玉建造,花费了3年时间才竣工。楼高四层26米,占地面积(包括花园)约800平方米。遗志堂的建筑风格是较其他碉楼渗入了更多的西方元素,如罗马石柱、阳台露花、门窗雕饰等建材,据说当时建造时都是从意大利等国家进口的材料。

与其他无人打理的古楼不一样,遗志堂一直由黄玉的后人所打理,因此当你走进碉楼时,不仅不会感觉到荒芜,反而会为其气派的设计而惊叹,就是那种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这栋楼的豪华。

虽然建筑风格与其豪华的气派让遗志堂在北岸村的建筑群中,显得鹤立鸡群,但经过岁月的磨合,风霜的磨洗,使遗志堂与村落糅合成最和谐的景象。

“大隐隐于市”,如今,这座见证着历史变迁的百年碉楼不仅仅是活化建筑,更是活化一段凝固的历史和文化,它像战士一样守卫着我们的村民。新与旧、过去与现在,在这里相融相生。

西江日报记者 袁丽娟 整理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