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讯(记者 黄有剑 通讯员 肖宇程) 扫码即可免费抽奖,随便一抽就抽中大奖。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套路,不能轻信!肇庆市消委会工作人员提醒,因为抽奖免费领电脑、手机这种“好事”背后,往往暗藏套路!市民及广大消费者要小心跌入消费陷阱!
近日,市民张女士下班经过某电器店门口,被店员以扫码参与免费抽奖为由引导入店。张女士扫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后,被告知“幸运”抽中一台平板电脑,但领奖需先下载指定电商APP,并预存6800元到该平台上,预存款可以在平台内购物使用。
张女士觉得自己运气很好,还白得一台平板,便按照店员指示操作使用花呗分期付款。回家后,张女士发现平台上的商品种类过少且价格过高,才惊觉自己被骗,便来到肇庆市消委会求助。
据了解,上述“中奖”套路,大多兑奖承诺形同虚设,在每次“中奖”后,经营者都会要求消费者预存大额话费、购物金等,提高兑奖门槛或附加对消费者不利的限制性条件,部分经营者甚至诱导消费者,使用网络平台贷款分期付款消费。一旦消费者后悔对平台充值预存款,想以误导消费、强买强卖等理由主张退款,往往面临举证难、被诉主体复杂、异地维权难等维权困境。
市消委会因此提醒广大消费者:一要当心二维码陷阱,对于免费领取礼品或扫码抽奖的“好事”要谨慎,自己的手机切记不要轻易交由他人操作,避免被套路,造成钱财损失。二是务必在消费前弄清楚经营者的证照登记信息,并且签订内容明晰、公平合理的合同,留意收据、发票、合同等加盖的公章是否与营业执照一致。三是扫码抽奖存在泄露个人信息风险,这类抽奖大多需要消费者关注公众号、小程序、APP平台注册绑定账户,强制收集消费者非必要个人信息后再进行抽奖。四是兑奖存在附加条件风险,不少兑奖承诺形同虚设,变相提高兑奖门槛或者临时附加对消费者不利的限制性条件,比如充值、预付款、加价升档等,让消费者很难兑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