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林长制促进“林长治”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肇庆围绕广东省2023年第1号总林长令要求,连续发布市1号、2号林长令,全市上下闻令而动,各级林长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全面实施绿美肇庆生态建设,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擦亮肇庆“山湖城江林泉峡”生态名片。

在赤坑镇,林业科技特派员为春砂种植及产品加工品牌建设出谋划策。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今年以来,肇庆围绕广东省2023年第1号总林长令要求,连续发布市1号、2号林长令,全市上下闻令而动,各级林长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全面实施绿美肇庆生态建设,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擦亮肇庆“山湖城江林泉峡”生态名片。

如何推深做实林长制,促进“林长治”?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要坚持大力发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深入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严格落实林长制,妥善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开发,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造林、管林、护林、用林文章,让肇庆底色更绿、生态更美。

5493名各级林长

压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

春雨姗姗来迟,年初肇庆几度发布森林火险预警。怀集县蓝钟镇镇级林长、镇党委书记李冠强又来到岳山林场巡林。“作为怀集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蓝钟镇有林地面积16700多公顷,镇域森林覆盖率达84.48%。绿水青山来之不易,我们始终将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牢牢坚守生态这条底线。”李冠强说。

得益于林长制的推动,全市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质增效。去年,肇庆完成2023年造林计划上图90156亩,占任务100%;完成生态修复造林9.8万亩,           下转03版▲▲紧接01版

在全省率先完成年度造林任务;全市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389宗。

在肇庆,市、县、镇、村四级共5493名林长各负其责,全方位管护全市超1581万亩林地。

当前,全市各级林长以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等主要任务为重点,认真组织开展巡林工作,通过调研调度、督查巡查等方式,压紧压实责任区域绿美肇庆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主体责任,针对重点时期、重要节点以及问题多发易发地区,明确巡林重点,加大巡林力度,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今年以来,全市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没有人员伤亡和重要设施受损,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与近几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50%以上,单个火场最大过火面积下降80%以上,实现“双下降”,持续让绿色成为肇庆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一体推进管林护林用林

“你们要抓紧时间了!如果5月之前不能把这批油茶苗种下来,就只能等明年了。实验证明,种植月份对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只要你们把地平整了,我们马上提供种植技术方案。”雨水淅沥,造林正当时。来自肇庆市林科所和市科技局的林业科技特派员来到广宁县赤坑镇和坑口镇,与镇级林长、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深入交流,根据当地村民的种植需求和造林绿化的规划,安排送苗木、送技术、送管理等一系列的服务。

肇庆积极推动“林长+”模式。在建立以“两长三员”为主体的源头管护架构模式基础上,推动“林长+林区警长”“林长+科技特派员”等“林长+”治理模式,进一步深化全市林业治理体系建设。目前,肇庆创新设立林区警长286名,林业科技特派员354名。落实基层监管员1644名,专职护林员3010名。

封开县贺江碧道画廊是肇庆目前唯一的省级“林长绿美园”。在这里,林长制的扎实开展还得到了数字化的加持。智慧林长综合管理平台得到全面应用,实时记录护林员巡山轨迹和发现的问题,还开发了林长巡林、资源动态监测等系统。随着平台的进一步优化,未来一旦发现森林火情、病虫害、盗砍滥伐等,林长或护林员可以第一时间将这些情况传到平台,有关工作人员就能尽快处置,切实做到“源头有人巡、后台有人盯、问题有人查”。

据了解,封开县目前已经成为我市推行成立镇级综合巡护队伍试点县。通过成立镇级综合巡护队伍,提高巡护队伍待遇、工作积极性以及效率,促进巡护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实现科技巡护,更好发挥巡护员保护资源第一线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林长制促进“林长治”

绿美肇庆“宜林宜业宜游”

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按照“宜林宜业宜游”原则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努力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肇庆路径,牵动每一位林长的神经。

“没想到去年开发的砂仁河粉这么受欢迎!每个月生产2000多箱,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代工厂趁机提价,我们要想办法自建产线,掌握定价主动权。”日前,广宁县祥景种养专业合作社社长冯惠容来到镇党委镇政府,和赤坑镇镇级林长、党委书记陈颖,镇党委镇政府相关负责同志一起“头脑风暴”,商量如何推进申请商品执行标准、品牌打造、完善生产链条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个有着24万余亩的林地的“零工业”镇,“宜林则林”就是要推动春砂仁等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和加工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肇庆扎实推进林下经济建设,全力支持竹子、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仿野生灵芝、春砂仁、牛大力等南药种植项目,成功创建2个省级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

接下来,肇庆将加强林业项目谋划建设,大力发展油茶、竹子等林业产业,谋划一批林产品深加工、森林康养旅游、森林碳汇等林下经济项目,不断提高林业发展效益,助力富县强镇兴村。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