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怀集县诗洞镇入选首批全国农业产业发展强镇 “一头猪”解锁产业强镇“密码”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新好农牧投资在诗洞镇建设的现代化养猪基地。受访单位供图

近年来,怀集县诗洞镇以生猪产业为主导,以产业强镇为抓手,引进生猪养殖龙头企业,通过现代化生态养殖的方式,带动生猪产业的提质增效,生猪产业迎来质的飞跃,“一头猪”撬动了5亿元产业规模。日前,该镇获评为首批全国农业产业发展强镇,为我市唯一入选乡镇。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特约记者 徐维宁

走访

推行生猪现代化生态养殖

在肇庆新好农牧有限公司的智能猪场养殖监测屏幕上,实时画面正在显示着猪舍的环控监测、排水情况,猪的体征数据和进食饮水等情况。通过这些可视化信息,技术人员可第一时间研判生猪健康状况。

新好农牧是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在肇庆成立的子公司,该公司投资2.7亿元发展生猪养殖项目,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智慧养猪场。“我们的智慧农业种猪场,实现了自动化供水供料、自动化刮粪和空气过滤,工人只需要操作设备即可。”该公司的安全运维经理李序怀告诉记者,此举管理上可减少人和猪的接触时间,降低了生猪患疫风险,提高了生猪出栏数量和质量。

此外,该公司还投入了废弃物资源化加工利用系统,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加工,生产出品质较高的肥料,作为养殖场瓜果蔬菜的有机肥,实现废弃物零排放。这既减少了生猪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又提高了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怀集县诗洞镇金仓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则率先采用高楼层模式进行养殖,引进智能化养猪模式和技术,配套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除臭系统及自动喂养系统,实现全自动化管理,投建废弃物处理车间,废弃物变废为宝,实现生态、经济双收益。

记者在该镇走访发现,即使是小型的家庭养殖场,也投入了现代化养殖设备。“现在我直接在手机操作,就可以为生猪自动供水供料,自动清理粪便。”该镇家庭养殖场场主莫泽坤告诉记者,自己是产业发展强镇的直接受益者,在新好农牧的示范引领下,他也走上了专业化、规划化、标准化的养殖道路,生猪的存活率提高了15%以上,养殖规模更是从不足1000头扩大到了3500多头,一年收益超千万元。

措施

政府服务养猪无忧

怀集县是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诗洞镇作为全县生猪养殖核心区,丰富的山地资源和水资源,为以优质生猪为主导的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于友江曾任职于工信部门,他深谙企业长久发展的利害关系。“必须做好规划先行,为企业做好服务,才能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于友江认为,企业的选址、征地、审批等前期规划,都是由镇政府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研讨,以确保项目落地的合规性和稳定性。企业在建设、生产的过程中有困难,政府及时提供服务。

“从签合同到正式投产,我们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诗洞镇政府的施政效率和水平,让我们意想不到。”新好农牧行政经理参与了公司落地的整个过程,对政府的战略布局和服务十分认可。

莫泽坤在谈及政府服务时,更是竖起了大拇指。“正是有各方面都考虑周全的服务型政府,才让我坚定扎根落户的信心。”他告诉记者,2017年,他想回乡创业发展养猪业,得到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仅为他找到符合政策的土地建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夏天天热,生猪要晚上装车发货,需要相关部门出具检疫单,但此时非上班时间,如等到次日上班,会影响生猪的健康。诗洞镇政府获悉后,立即安排人员晚上入场检疫。

成效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值提升

李序怀告诉记者,新好农牧以“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已带动近200户农户加入养猪产业,提供近300个就业岗位。金仓养殖场总经理龙振宇也表示,合作社从几个社员发展到了80多个社员,有效地带动了农户养猪的信心。

诗洞镇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扩大了生猪养殖场规模,肉猪养殖基地11个,规模以上养殖场近100家,养殖合作社及家庭农场40多家,全镇年生猪出栏达30万头以上,产值5亿元以上,占全镇畜牧业总产值的80%以上,实现主导产业产值提升20%。

此外,诗洞镇持续优化生猪产业结构,壮大第二、第三产业,引入猪肉深加工企业,发展电商销售,扩大销售渠道,肉类加工水平显著提升,年加工肉制品300吨,产值2400万元,加工产业产值提升20%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以上。一幅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发展强劲的图景正徐徐展开。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