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2019年12月,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肇庆分中心(以下简称“西江实验室”)作为第三批省级实验室揭牌成立,开启了肇庆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着眼肇庆的农业版图:去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约760亿元,增长4.5%;近三年实现粮食面积、单产、总产“三连增”;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农业龙头企业141家;正在打造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南药、油茶、花卉、茶叶特色农产品百亿集群……
顶天科研 立地应用
高要区莲塘镇波西村的养虾大户林志恒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和一个博导面对面切磋“虾经”。
“一个月前下的虾苗,如今虾头部出现明显‘白头’病变,这可怎么办?”这天,高要区鱼虾病害监测站前,16位本地虾农与西江实验室主任陈瑞爱、监测站的科研工作者们在凉亭下开会,交流近期罗氏沼虾的养殖情况。
2022年7月,在多方合力下,肇庆首家家门口的“水产医院”——鱼虾病害监测站落地高要,让这个有着三十年多年罗氏虾养殖历史的地区,在苗种健康选育、病害防控、安全用药等环节,有了一群“虾医生”保驾护航。
科技创新,讲究“顶天”的研发,更强调“立地”的服务。鱼虾病害监测站正是西江实验室提供“联农带农”技术服务的“立地”载体。由西江实验室和珠江水产研究所共16名专家组成的乡村振兴服务团队,每半个月对定点养殖户开展全程跟踪和服务,主动进行病原、水质、药残等30余项指标的监测工作。
“罗氏沼虾是低等水生动物,没有获得性免疫功能,研究罗氏沼虾的先天性免疫防御功能尤为重要,对改善罗氏沼虾的免疫抵抗力,提高罗氏沼虾养殖产量和效益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病害与免疫研究室副主任赵飞博士告诉记者。
基于监测站长期在田间地头收集的一线数据,西江实验室的动物重大疾病防控团队建立了罗氏沼虾主要病原的检测方法,构建流行病学数据库、病原库、病例库,打造水产病害监测预警平台,全力推动建立罗氏沼虾病害防控体系。
一花独秀不成景,遍地开花满园春。西江实验室调研组还赴四会大沙镇沣渔水产养殖基地、鼎湖国营沙浦农场等农业产业基地调研,为接下来全面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全方位深化农业产业服务。
针对肇庆各县(市、区)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痛点、难点,西江实验室加快技术研发和转化,持续为肇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以研孵产 以产促研
“要让高要养出来的罗氏虾活着走遍全国。”目前,西江实验室正在开展罗氏沼虾有水和无水保活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借助“低温快速微冻保鲜技术”等黑科技延长罗氏虾保活运输经济半径,实现“鲜活到家”,从而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同时,西江实验室还牵头开展罗氏沼虾产业化标准制定,初步形成包括养殖种苗、养殖营养、养殖病害防控、成虾养殖模式及技术等类别的罗氏沼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助推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的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智慧化和品牌化等建设,提升罗氏沼虾全产业发展水平。
开发新型生猪屠宰刺杀放血的技术和设备、培育生鲜猪肉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优势腐败菌、以冰温冷藏不冻结技术、复配天然防腐剂、包装三个栅栏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延长生猪肉货架期……
肇庆是生猪调出大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生猪重要产区。三年来,西江实验室在畜禽屠宰及冷鲜贮运保鲜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力解决了生猪屠宰行业高度分散、技术落后、规模化程度偏低及冷链保鲜贮运技术缺乏等问题,制定了生猪屠宰加工、检疫、检测、消毒、冷链运输与无害化处理等屠宰技术相关的72条款的技术标准,并获得了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文推广。
“一个企业走向国际,第一步是我们的实验室要迈向国际。”陈瑞爱说。2022年12月,西江实验室已经完成实验室CMA资质认定工作,迄今为止已获批农产品食品32项检验检测指标,标志着实验室向客户提供的测试和校准服务是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
获得CMA第三方检验检测资质,为肇庆当地提供农产品及食品安全检测专业化服务,增强食品安全风险发现和防范能力,西江实验室为肇庆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安全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奠定坚实基础。
生于肇庆 服务肇庆
在肇庆市委市政府、肇庆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年快速推进建设,西江实验室在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创制、抗原和抗体表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有效提升财政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科技成果产生于肇庆、服务于肇庆,实现实验室自我造血。
为加快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室联同市国资委共同编制完善资产管理公司组建方案,同时在探索科研团队与资产管理公司以知识产权和现金出资成立项目公司、科研团队自行成立项目公司等方式创新推动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流式细胞分选仪、流式细胞分析仪、冻干机……西江实验室与肇庆高新区部分企业建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沟通渠道,带来了超过20项设备逾1000小时的开放共享。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共享,是提高区域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增强单位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
建设三年,西江实验室还在人才聚集方面对肇庆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西江实验室引进12个科研团队,汇聚各类科技人才达160多人,其中国家级人才5人,省级人才6人;硕博人才104人,其中博士50人;高级职称13人。国家发明专利受理37件,发表国内外论文63篇,其中1篇论文刊发《自然》杂志,37篇SCI论文。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已然奏响,肇庆“两工两农”示范镇建设紧锣密鼓,创建广东省(肇庆)现代农业微生物产业园动作频频……西江实验室针对广东及肇庆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以肇庆特色农业产业为服务基点,在南药、罗氏沼虾、竹子、柑橘、畜禽养殖屠宰深加工等方面,建立农产品高质量标准,为粤港澳大湾区肉蛋奶供应基地提供服务,提高科技成果服务供给水平,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陈瑞爱介绍,西江实验室的中长期目标,是对标国家实验室,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广东省重大需求,着力于肇庆市产业和重点产品,集中优势科研资源和产业化优势,力争打造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
春天里的奋斗只是开始,西江实验室的奔跑还将继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