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一见·广东之行,从总书记的足迹看中国式现代化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从粤西大地到珠江之滨,总书记的考察足迹中,饱含着对广东的殷殷期许,蕴含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邃思考。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地方考察选择广东。这是新时代以来,总书记第四次考察广东,对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重视不言而喻。

从粤西大地到珠江之滨,总书记的考察足迹中,饱含着对广东的殷殷期许,蕴含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邃思考。

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促进共同富裕

“一路过来,看到咱们茂名这一带盖的房子都很好,说明这里的群众特别是农民的家庭还是殷实的。和珠三角比,差距和潜力都在产业上。”考察途中,习近平总书记看得仔细。

“差距”与“潜力”,注解了为何要“协调”、为何能“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思考广东发展:“不仅要靠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这些地区也要联动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促进共同富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共同富裕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牵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共同富裕离不开乡村振兴。在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乡亲们通过发展荔枝等特色种植业尝到了“甜头”,总书记很欣慰:“我们要搞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把后富的往前推一把”“乡村振兴要和这些‘国之大者’结合起来”。

“国之大者”,四字重千钧。两年前广西考察,历史记录下经典对话——

“总书记,您平时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的感谢您。”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字里行间,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笃定理解,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三“下团组”,“科技自立自强”被多次提及。大会后首赴地方考察,总书记再提“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反复强调,足见重视。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科技成为关键变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历史证明,“拿来主义”在关键领域常会受制于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

解决“卡脖子”问题,必须自力更生。去年在辽宁考察,得知企业依靠核心技术、零部件、产品能为全球3000多家跨国企业提供产业服务时,总书记语重心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今年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这次考察,在广汽研究院里,习近平总书记同来自广东各个方面的代表亲切交流:“经济要持续发展,不要大起大落。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科技、教育、人才。”

打头的依然是“科技”。

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

中国空间站翱翔九天,“雪龙2”号挺进极地,发展成就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坚实支撑。

历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体经济重要性。

以考察广东为例。2018年广东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

这次在听取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题眼在“实”。做强实体经济是大国迈向强国的坚实路径。

从地方到中央,做强实体经济始终是习近平同志倡导的发展思路。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系统总结提炼出“晋江经验”。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是“晋江经验”的鲜明特色。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福建代表团审议时,一位代表讲述了福建民营企业传承“晋江经验”的情况。听了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实体经济,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一个主业,这是本分。

坚持本分,也是坚守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看到,实体经济是基础,各种制造业不能丢,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和实体产业要以自己为主,这一条绝对不能丢。”

正是“绝对不能丢”的历史自觉,奠定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激荡起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能”的历史自信。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