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湖农机监理人员到鼎湖区沙浦镇检查农机手安全操作情况。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形成市、县、镇、村、小组五级管理,健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农机监理人员送宣传到田间……这是近年来肇庆市成功打造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的生动缩影。截至目前,肇庆已创建了5个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33个“平安农机”示范镇和341个“平安农机”示范村。在此基础上,我市在农机安全监管、牌证源头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逐渐形成了体系化的农机管理机制。
“农忙时节,农机监理工作人员和农机网格员会定期到田间地头,仔细检查我们持证情况和作业时有没有安全隐患。”前不久,鼎湖区沙浦镇黄布沙村承包户李大叔忙着耕耘田地,准备种植香蕉。专门负责李大叔所在辖区的农机安全生产的网格员,日常除了提供农机上牌、年检、办证提醒服务外,还会实地走访巡查农业机械安全隐患,劝阻拖拉机载人行为,提醒收割机上要配备灭火器,插秧机过埂防止侧翻或落水。
因地制宜建立市、县、镇、村、小组五级管理,对农机安全监管实行网格化管理,是我市高效提升农机驾驶员的持证率、牌证管理农业机械上牌率和年检率的重要举措。不止于此,我市还以送检下乡、送牌证上门、加强联合执法等为切入点,持续提升“三率”比例。
肇庆市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所所长黎仕芬介绍:“之前工作人员到田间开展宣传教育时,发现部分乡镇存在拖拉机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安全隐患较大。”为此,建立健全由公安交警部门为执法主体、农业农村部门配合参与、应急管理部门综合协调的联合执法机制,显得格外重要。
“针对上路拖拉机的专项整治,我们已从原来的阶段性开展升级为常态化整治。同时围绕农业机械无牌无证作业、无年检和违法载人等违章行为,利用村级交通劝导站,形成了农机、交警、应急和乡镇政府协调联动的监管合力。”黎仕芬表示,经过系列行动推进,变化已悄然发生。她说:“现在,无论是农机合作社还是个体农户都自觉上牌,守法驾驶,近3年‘三率’均达到了88%以上。”
夯实平安农机工作,同样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工作要求。以去年夏收为例,全市共建立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24个,引进(跨入)早稻联合收割机数量约1000多台次。面对旺盛的跨区作业需求,我市各地农机监理员和农业执法人员分赴田间地头,做好外来跨区作业检查,提醒机手提高安全驾驶意识,做好机具保养,协调解决跨区作业人员的困难。
“有一次,某跨区作业人员从怀集岗坪镇上高速,由于沟通不畅,行程受到阻碍。我们农机监理员收到消息后迅速赶到现场,和高速公路公司协商,最终误会得以化解,跨区作业人员如愿赶往下一个服务点。”黎仕芬告诉记者,随着农业机械化使用面广量大,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此前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镇、村的经验积累下,从点到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从而织密基层农机安全监管网,是我市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的制胜法宝。”
接下来,我市将以此为发展契机,力争农机注册率和持证率保持在96%以上,年检率年增2至3个百分点,在“十四五”期间再创1至2个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