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宠物的市民越来越多,其背后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图为在端州石牌广场猫寻安猫咖体验馆内,顾客与猫互动。
文/图 西江日报实习生 黎瑞雏
近年来,“撸猫”“吸狗”逐渐成为一种风潮,我市养宠群体加速扩大,宠物经济持续升温,催生出了诸多以“宠物”为中心的新型业态,如宠物活体交易,宠物食品、宠物医疗等,形成了覆盖宠物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全产业链,并有市场体量不断扩大的显著趋势。为了解我市日渐兴起的宠物消费市场情况,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家住端州区的何女士是一名宠物爱好者,她养的一只柯基狗,今年已有四岁。在何女士看来,养宠就和养小孩一样,在医疗支出等方面并不比人少。今年1月,这只柯基狗突然趴在地上无精打采,“送到宠物医院检查后才确诊是胰腺炎,住院一周左右,前后花了5000多元。”
不单是宠物医疗,在宠物食品、宠物洗护美容等服务上,宠物主人也花费不少。市民吴女士做过统计,自家有一只宠物狗,每月仅买狗粮就要100多元,加上每月两到三次的不定期洗护美容,总花费超过300 元,这还不包括驱虫、体检和接种疫苗等费用。
“以前只注重养‘活’,现在则重视养‘好’。”位于端州区荷花路 ×宠物体验店店长宇宙告诉记者,现在养宠的人越来越多,宠物主人的养宠观念也在持续更新,对他们来说,各类宠物护理服务就成了消费刚需。很多宠物主人更愿意把宠物送来宠物店洗护,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目前,市中心的宠物医院大概 30家。”从事宠物医疗行业已有13年的相伴宠物医院院长傅斌向记者介绍道,很多宠物医院的业务基本都涵盖了方方面面,包括疫苗接种、体检、骨外科、皮肤科、内科等,收费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每个月到我们医院看病体检的宠物不下60只。”
然而,随着宠物医院的增多,也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困境。“你只要涨价,哪怕只涨10元,就会失去回头客。”位于端州区时代广场的鼎盛丰宠物城老板苏伟胜无奈地说。
苏伟胜经营宠物城已有17年,以宠物活体交易和美容洗护为主。迫于经营压力,他今年辞退了所有员工,转为夫妻店。他告诉记者,近年新开的宠物店很多,但倒闭的也不少,这些宠物店大都提供食品、用品、洗澡、美容、寄养、托运、SPA 等服务,不同项目收费也不同。
“现在宠物行业是热闹但不挣钱。”苏伟胜认为,虽然养宠人口在不断增加,但受网购冲击、消费水平等影响,大部分小微宠物商家的利润空间很小,投入与回报难成正比。
位于端州区前进北路的好帮手宠物医院院长陈晓霞也向记者表达了她的担忧。她认为,现在市区开设的各类宠物服务机构密度很高,而市场容量并没有那么大。盲目入局的玩家越多,同质化竞争便愈发激烈,最终将影响中小经营者的生存空间。
有业内人士表示,宠物服务机构只有明确自身定位,突出自身优势,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取得发展优先权。此外,宠物店嵌入社区、连锁化将是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