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技术逐步在鼎湖区农业发展中得到推广,图为无人机施肥。 西江日报通讯员 严钰滢 摄
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 通讯员 严钰滢
眼下正是春耕好时节,鼎湖区广大农户抢抓农时战春耕,一幅幅热火朝天的春耕画卷徐徐展开。
平整土地、播种育苗、引水施肥……走进鼎湖区沙浦镇的肇庆市培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水稻种田基地,农户们正在使用一套新颖的种植模式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今年500亩稻田正积极实践‘鸭稻共生’的生态农业模式,这样产出的大米会具有原生稻米的自然清香。”该公司营运总监卢国海介绍,鸭子会把田里的杂草、害虫吃掉,活水肥田,提高稻米质量,排泄出的鸭粪成了自然的肥料,能有效减少肥药的施用强度,减轻了稻田污染,而鸭子长期在稻田放养,肉质结实又健康安全。
卢国海还告诉记者,他们之后还将会把这片稻田打造成示范区,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稻田养鸭防虫害,实行“鸭稻共生”形成生态环保良性循环。
自3月初开始,鼎湖区皓德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也已经开始了紧张的春耕准备工作。“现在施肥和打药都采用无人机,效率会高很多,一天能施肥五六百亩。”皓德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洪安说道,今年一共种植400亩水稻,种植的是适应性强、品质优的“粮发香丝”新品种,销售量会比较好。目前,基地的水稻种植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只需要投入少量的人力,就能够完成田地整备以及插秧工作。
据了解,2023年,鼎湖区预计春播农作物面积6.83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735万亩(早稻3.3万亩)、油料作物0.35万亩、蔬菜2.05万亩、其它作物0.7万亩。截至4月5日,鼎湖区已春播农作物面积约5.5万亩,完成计划面积的80%,其中已完成春播粮食作物约2.7万亩,占计划面积的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