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中精神植心间 莘莘学子奋向前 ——肇庆中学三学子北大求学获多项奖励或荣誉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三位同学是肇中学子的代表,奖学金及荣誉称号是对他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肯定,也是对肇中这所百年名校育人理念的赞誉。“从他们身上,我们再次看到了肇中教育理念具有无限延展的旺盛生命力,肇中学子具有持续进步的青春活力。”肇中学生处副主任孙玉青说。

西江日报记者 吴映霖

“进入北大后,他们在燕园精进学业,升华思想……综合表现十分优秀,获得了多项奖励和荣誉,谨向贵校表示诚挚的祝贺!”日前,一份来自北京大学的喜报送至广东肇庆中学(以下简称“肇中”),祝贺毕业于该校的叶恺轩等3名学生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五四奖学金等奖励或荣誉称号。

三位同学是肇中学子的代表,奖学金及荣誉称号是对他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肯定,也是对肇中这所百年名校育人理念的赞誉。“从他们身上,我们再次看到了肇中教育理念具有无限延展的旺盛生命力,肇中学子具有持续进步的青春活力。”肇中学生处副主任孙玉青说。

叶恺轩:肇中精神是青春岁月中

靓丽底色

“肇中学习生活的六年时间,让我养成终身受用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肇中人代代传承的‘格物致知,崇善善美’精神也已成为我青春岁月中最靓丽的一抹底色。”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称号的叶恺轩说。

2021年毕业于肇中的叶恺轩,当前在北京大学学习基础医学专业。叶恺轩介绍,在肇中学习期间,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他养成了时间管理的习惯,这也为他能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打下坚实基础。大学期间叶恺轩合理规划个人时间,抓好学习的情况下,担任多项学生会工作,并多次前往井冈山、重庆等革命旧址学习革命英烈精神,还率领团队举办校园医学科普讲座,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这些经历与收获最终内化为叶恺轩个人优势,促使他在参与评奖的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叶恺轩告诉记者,在北京大学求学,意味着一份光荣,更意味着使命与担当,此次获奖是对他近一年学习生活的肯定,更是对他未来的鞭策与鼓励。“希望学弟学妹们合理运用时间,劳逸结合,保持自信,不懈努力去实现理想与抱负。”

李达镐:肇中锻造的勇敢品质

让他敢试错、敢挑战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世界观”本科生科研项目成员、《北大青年研究》责任编辑、YSICHINA及C公益等组织实习研究助理……北京大学阿拉伯语言文化和国际政治专业双学位在读学生李达镐,2021年毕业于肇中,当前才大学二年级的他积累了丰富的校内校外实践经历,他认为这也是此次获得三好学生和二等奖学金重要原因之一。

“奖学金与荣誉并不是奋力追求的目标,而是我在探索人生图景过程中附加的一点光彩。”在李达镐看来,这样的荣誉奖励是根据院系综评排名得到的结果,也是对他过去一个学年的积极评价。之所以获得这样的评价更多源自在肇中求学期间,学习氛围及老师的引路让其锻造出的“勇敢”个人品质,让他面临不确定性时,能勇敢地去试错、挑战,去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子。

李达镐告诉记者,当前获得的奖励与荣誉对他来说意味着一种完成式的过去以及对把握好唯一具体而真切的当下的告诫。“每个人生阶段都对应着不同的认知和使命,希望师弟师妹们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常去阅读、观察和思考。”

梁皓朝:借校园广阔舞台去探索

更多个人能力

同样在肇中度过六年中学时光的梁皓朝,其间便在学习之余参与各种活动、掌握多样能力,而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大学,为他获得五四奖学金与三好学生标兵称号等打下基础。

现为北京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大三学子的梁皓朝认为,无论是曾经生活的肇中还是当下求学的北大,都为他提供足够的舞台,让他去探索学业以外的丰富实践。中学时他是班干部,还乐于参加各项比赛或组建研究性学习团队等。大学期间他担任学生组织负责人并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除此之外还参与各项专业实习及在家乡开展暑期社会活动等。

“我并没有为获奖而‘卷’,而是遵循自己的本心、尽力而为,在专业学习中付出应分的努力,在生活实践中投入充分的热情。”梁皓朝介绍,未来走进社会,只埋头学习是不够的,要培养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独立思考等多方面能力,而这些也正是他在以往学习实践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谈及未来,他还表示希望持续在人文地理学专业深造,进而能在专业领域为国家建设、家乡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无需忍耐,去成为心中向往的自己,梦想总有一天会绽放光芒!”梁皓朝还借用一句歌词鼓励当前在肇中求学奋斗的师弟师妹们。

肇中:持续培育内心有光芒的肇中人

“强学术、厚人文、富情怀,建设全国最美中学,培育内心有光芒的人”是广东肇庆中学的办学目标。该校一直以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并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等多元途径去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兴趣激发、学法指导、能力提升与习惯养成,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实现学科育人。

孙玉青介绍,接下来,肇中将聚焦新时代教育新命题,持续推进多领域改革创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肇中方案”,积极推动初中部信安校区的建设,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同时,进一步构建多彩课程,充分激发教师潜能,尊重学生个性,让特长与兴趣齐飞,素养和视野共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培育更多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学生。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