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讯(记者 林琳)“波西村的养虾户到了没?察步村?坳边村呢?……”“瞧我,大清早还去虾塘巡了一圈,蹬着水鞋就来了,也不知道这课听不听得懂!”日前,高要区莲塘镇哈哈乐农耕文化园的西江虾谷会议厅内,迎来一群特殊的“听众”,来自莲塘镇各村的约100位罗氏沼虾养殖户,济济一堂,参加罗氏沼虾养殖技术交流会暨“新农人”培训班。
“一直以来我都是买现成的茜草,割了扔塘里,图省事!”听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水环境修复研究室邹春萍老师的讲解,虾农们对茜草有了新的认识,原来虾塘种植水草有多种好处,丰富氧气来源,使水体降温,为虾类提供躲避空间、提供天然饵料、控制蓝藻等多种好处。
这不仅仅是一次单向度的授课。“希望各位专家也‘俯下身子’,聆听各位农户在罗氏虾养殖方面的经验和疑问。”莲塘镇委主要负责人在培训伊始,就向在场来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中国农业银行肇庆分行的专家提出了请求,让在场农户感到新奇,课间不乏农户放下拘束,向专家提问。
“对虾血细胞虹彩病毒?这是我们农民常说的‘白头病’吗?”课间,看着培训附赠的《鱼虾监测站免费检测卡》,波西村养虾大户林志恒跃跃欲试,拉着监测站的科研工作者王玲求助“翻译”,了解监测站可以进行哪些病害监测。一直以来,他与身边的其他养殖户尽管养殖经验丰富,但缺乏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以致为何养得好或者为何养得不好都不知道所以然。“如今,有了专家和科技支招,在虾苗选种、提升亩产和品质等方面有了更多“章法”和更大的信心。”他告诉记者。
“培育新农人,要在思想观念上首先下功夫。高要罗氏沼虾养殖产量和产值占全省的70%以上,罗氏沼虾的主产地又以广东省和江浙一带为主,所以高要罗氏沼虾在全国应该占有一席之地,我们要不断凝聚这样的共识,提振农户的信心,形成‘养就要养好’,养出品质和品牌的信念。”培训的组织者之一,佛山市高明区驻莲塘镇帮扶工作队队长朱晓峰表示,类似的培训,将一直坚持办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