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院府联动“救活”闲置二十年土地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2022年12月,随着肇庆小湘水泥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审结,一块闲置20多年的117亩工业用地被成功盘活,拖欠307名职工社保费得到解决,第一、第二顺序债权全额清偿。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张子君 冼颖

2022年12月,随着肇庆小湘水泥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审结,一块闲置20多年的117亩工业用地被成功盘活,拖欠307名职工社保费得到解决,第一、第二顺序债权全额清偿。

院府联动 让闲置土地重生

肇庆小湘水泥有限公司,前身是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国有企业肇庆小湘水泥厂,占地470余亩,主要生产销售水泥、水泥制品,拥有职工300余人,系肇庆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

因经营不善,小湘水泥公司停止营业,拖欠多个债权人债务达3.5亿元,还拖欠职工社保费240多万元。肇庆中院根据公司申请裁定受理小湘水泥公司破产清算一案,指定广东曜政律师事务所担任管理人。

进入破产清算后,负责审理该案的肇庆中院法官唐强与管理人在核查可供处置分配的财产时发现,该公司的土地、厂房、生产设备等早已被另一执行案拍卖处理,目前只剩下一块闲置土地和厂区宿舍楼可供拍卖处置。

“案涉土地历史遗留问题较为复杂,土地面积和办证情况我们难以核实。”面对管理人提出处置土地的“难题”,唐强翻查卷宗梳理土地存在的“疑点”认为:“面积和办证情况直接影响土地的价值和拍卖!一定要弄清楚!”

法官随即会同管理人先后到市、端州区档案、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调查核实土地历史档案、面积范围和办证情况,终于摸清土地的来龙去脉。

但同时土地变现的困难也摆在面前。唐强告诉记者:“早期的历史档案资料中并没有该土地的具体面积和位置界限的佐证资料,土地面积位置难以界定。这样会影响拍卖处置工作的推进,而且这100多亩工业用地并没有办理土地使用权证,这容易导致土地‘有价无市’,难以变现。”

“难点”“堵点”要一个一个攻克。肇庆中院经与市自然资源局协调。由管理人委托市自然资源局测量队对尚未办证的土地重新测量面积及确定位置,促使管理人顺利将100多亩尚未办证的工业用地挂网拍卖。

由于该土地位于端州区双龙工业园区范围内,端州区政府获悉后,提出收购该土地的意向。经法官、管理人多次与债权人协商表决同意,由端州区政府以2800多万元补偿款收储该土地用于招商引资,最大限度实现土地的再利用价值。

“收储闲置土地为当地经济发展释放了土地资源,将其纳入双龙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规划中,通过引进项目来实现土地的再开发、再利用。”端州区土地储备中心主任梁志伦说,目前该地块已并入相邻地块,连片后共有300亩土地进行整体招商,进一步提升双龙工业园的项目承载能力。

本案是通过府院联动,协调破产清算的典型案件。破产清算中,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肇庆中院与自然资源、档案馆、土储中心等部门联动协作,通过破产清算程序有效保护企业职工及债权人的合法利益,通过招商引资使土地使用权等市场稀缺生产要素重新得到了合理配置,变“财产处置”为“资产盘活”。

保障民生 平衡利益维护稳定

“拖欠的社保费必须尽快解决,还要优先解决。那是退休工人的养老钱!”唐强对管理人强调。

原来,小湘水泥公司还拖欠307名职工的社保费240多万元。为尽快解决职工的生活养老问题,唐强与管理人一方面向社保局仔细核对职工的人员信息和拖欠数额,为补缴工作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向债权人释法明理,告知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破产企业所拖欠职工的社保费属于第二清偿顺序的法律规定,争取债权人的理解和支持。经反复沟通,债权人表决同意提前支付所拖欠的职工社保费。

“感谢法院为我们追回社保金!这笔钱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这下我们的生活和养老终于有了保障!”职工代表李某激动地说。

除了解决了社保费,职工的宿舍住房问题也亟需解决。唐强在现场勘查中了解到,小湘水泥公司厂区里的17幢不符合房改条件的宿舍楼,至今仍住着400多户职工及其家属约1000多人。如果拍卖宿舍楼会直接影响职工的生活起居,甚至会带来维稳压力。

为此,唐强与管理人就该宿舍处置问题多次与国资公司、债权人沟通协商,最终一致决定将该17幢宿舍楼所占土地范围从原土地使用权证中分割出去,再通过以物抵债方式抵偿给国资公司,既清偿了国资公司的债权,亦保障了职工的生活住房,达到“双赢”目的。

去年12月,肇庆中院裁定通过小湘水泥公司破产财产分配方案。该案职工债权、社保费债权、税费债权等第一、第二顺序债权得到全额清偿。其余债权人的普通债权按比例分配。

“小湘水泥厂的情况我们清楚,一直以为债权要‘打水漂’了。多亏法院与管理人想方设法提高资产的处置价值,我们第三顺序的普通债权也得到了分配受偿。”债权方广东南洋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张子君 冼颖

2022年12月,随着肇庆小湘水泥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审结,一块闲置20多年的117亩工业用地被成功盘活,拖欠307名职工社保费得到解决,第一、第二顺序债权全额清偿。

院府联动 让闲置土地重生

肇庆小湘水泥有限公司,前身是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国有企业肇庆小湘水泥厂,占地470余亩,主要生产销售水泥、水泥制品,拥有职工300余人,系肇庆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

因经营不善,小湘水泥公司停止营业,拖欠多个债权人债务达3.5亿元,还拖欠职工社保费240多万元。肇庆中院根据公司申请裁定受理小湘水泥公司破产清算一案,指定广东曜政律师事务所担任管理人。

进入破产清算后,负责审理该案的肇庆中院法官唐强与管理人在核查可供处置分配的财产时发现,该公司的土地、厂房、生产设备等早已被另一执行案拍卖处理,目前只剩下一块闲置土地和厂区宿舍楼可供拍卖处置。

“案涉土地历史遗留问题较为复杂,土地面积和办证情况我们难以核实。”面对管理人提出处置土地的“难题”,唐强翻查卷宗梳理土地存在的“疑点”认为:“面积和办证情况直接影响土地的价值和拍卖!一定要弄清楚!”

法官随即会同管理人先后到市、端州区档案、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调查核实土地历史档案、面积范围和办证情况,终于摸清土地的来龙去脉。

但同时土地变现的困难也摆在面前。唐强告诉记者:“早期的历史档案资料中并没有该土地的具体面积和位置界限的佐证资料,土地面积位置难以界定。这样会影响拍卖处置工作的推进,而且这100多亩工业用地并没有办理土地使用权证,这容易导致土地‘有价无市’,难以变现。”

“难点”“堵点”要一个一个攻克。肇庆中院经与市自然资源局协调。由管理人委托市自然资源局测量队对尚未办证的土地重新测量面积及确定位置,促使管理人顺利将100多亩尚未办证的工业用地挂网拍卖。

由于该土地位于端州区双龙工业园区范围内,端州区政府获悉后,提出收购该土地的意向。经法官、管理人多次与债权人协商表决同意,由端州区政府以2800多万元补偿款收储该土地用于招商引资,最大限度实现土地的再利用价值。

“收储闲置土地为当地经济发展释放了土地资源,将其纳入双龙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规划中,通过引进项目来实现土地的再开发、再利用。”端州区土地储备中心主任梁志伦说,目前该地块已并入相邻地块,连片后共有300亩土地进行整体招商,进一步提升双龙工业园的项目承载能力。

本案是通过府院联动,协调破产清算的典型案件。破产清算中,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肇庆中院与自然资源、档案馆、土储中心等部门联动协作,通过破产清算程序有效保护企业职工及债权人的合法利益,通过招商引资使土地使用权等市场稀缺生产要素重新得到了合理配置,变“财产处置”为“资产盘活”。

保障民生 平衡利益维护稳定

“拖欠的社保费必须尽快解决,还要优先解决。那是退休工人的养老钱!”唐强对管理人强调。

原来,小湘水泥公司还拖欠307名职工的社保费240多万元。为尽快解决职工的生活养老问题,唐强与管理人一方面向社保局仔细核对职工的人员信息和拖欠数额,为补缴工作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向债权人释法明理,告知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破产企业所拖欠职工的社保费属于第二清偿顺序的法律规定,争取债权人的理解和支持。经反复沟通,债权人表决同意提前支付所拖欠的职工社保费。

“感谢法院为我们追回社保金!这笔钱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这下我们的生活和养老终于有了保障!”职工代表李某激动地说。

除了解决了社保费,职工的宿舍住房问题也亟需解决。唐强在现场勘查中了解到,小湘水泥公司厂区里的17幢不符合房改条件的宿舍楼,至今仍住着400多户职工及其家属约1000多人。如果拍卖宿舍楼会直接影响职工的生活起居,甚至会带来维稳压力。

为此,唐强与管理人就该宿舍处置问题多次与国资公司、债权人沟通协商,最终一致决定将该17幢宿舍楼所占土地范围从原土地使用权证中分割出去,再通过以物抵债方式抵偿给国资公司,既清偿了国资公司的债权,亦保障了职工的生活住房,达到“双赢”目的。

去年12月,肇庆中院裁定通过小湘水泥公司破产财产分配方案。该案职工债权、社保费债权、税费债权等第一、第二顺序债权得到全额清偿。其余债权人的普通债权按比例分配。

“小湘水泥厂的情况我们清楚,一直以为债权要‘打水漂’了。多亏法院与管理人想方设法提高资产的处置价值,我们第三顺序的普通债权也得到了分配受偿。”债权方广东南洋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