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4日,姚村炮会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前来观看助兴。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逾两千年的岭南文化,见证了广东历史的发展,承载着广府人身份认同和集体记忆,而非遗文化,正是广府文化的精粹,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是广府文化记忆中一抹亮色,肇庆高要春社就是其中之一。在高要春社庆典中,抢炮活动最为常见,场面热烈而壮观。
抢炮是岭南民间节庆中男青年参与的一项竞技活动(如今一些抢炮活动也有女青年参与)。高要的抢炮不但保存着岭南的抢炮传统,而且呈现出浓烈的地域特色。高要春社庆典中常见的有新婚炮、添丁炮、龙母炮等吉名。
今年农历二月,高要区国家级非遗项目“民间社火(高要春社)”庆典活动在高要活道镇、白土镇等地陆续登场,成为百姓庆祝丰年和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幸福聚会。高要春社是以社祭为核心的一项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在不同的镇村,其表现形式也是多姿多彩。
在活道镇,春社庆典活动日最热闹环节就是燃放“添丁炮”。3月4日,农历二月十三,活道镇姚村一年一度的添丁花炮再度鸣响。当日,红色的鞭炮在村内操场上绽放,十二只添丁炮顺利升空。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随着花炮一声响,一枚红色的“炮头”飞上天,参与抢炮的村民在下面目不转睛地盯着,经过争抢,象征着“彩头”的炮头被一位幸运儿高高举起,他还获得“添丁”家庭准备的礼物,众人扛着礼品绕场欢跑以示走好运。热烈欢快的抢炮活动,汇集和绽放了人民庆祝添丁的喜悦,寄托风调雨顺、生活安康的美好祝愿。
据了解,“添丁炮”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要春社”重要组成活动,已传承了数百年。高要春社沿承中国传统社祭,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延续到三月初,各镇村依从约定俗成的排期,错开日子庆祝,历时一个多月,是岭南节期最长的民间庆典之一。春社的民间俗称有:土地诞、龙母诞、奉香、放炮、鸡仔炮、食茶果、行村、还炮节、开耕节、青龙节、洪圣宝诞等不管以何种表现形式,其核心都与高要春社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今年的高要春社民俗活动特别热闹。在保留传统庆典活动的同时,“高要春社”还糅合了岭南文化元素,如醒狮表演、放礼炮等,各种异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来自珠三角、香港、澳门等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好客的主人家设宴款待各方亲朋好友,甚至素不相识的四方游客,体现了高要地区人民群众真诚、热情待人的村风民风。 西江日报记者 胡美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