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热心低龄长者帮扶困境高龄老人 肇庆高新区探索“以老助老”新模式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为更好地服务高龄老人,构建团结互助、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今年2月,肇庆高新区华侨新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探索“以老助老”服务模式,面向全区招募50-65岁左右低龄健康长者,组建“银龄互助,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以“养老社工+助老员+低龄长者”的方式,为区内80岁以上高龄、空巢、独居以及残疾老人,提供爱心陪聊、健康监测、饮食指导、便民代购等服务。

低龄长者志愿者潘李妹上门为高龄老人理发。西江日报通讯员 潘嘉颖 摄

编者按

今年三月是毛泽东同志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60周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雷锋身上所展现的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干一行爱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品质,依然闪现时代的光芒。本月,我们开辟“向雷锋同志学习”专栏,展现新时期肇庆人身上的雷锋品质。敬请垂注。

西江日报讯(记者 郭巍 通讯员 赖小琴)“来,帮你量量血压。”2月28日,肇庆高新区华侨新城小区80岁老人翁世成的家里,68岁的卢楚如和67岁的钟小英,热情地帮他挽起袖子测血压。这两位白发志愿者的身后,是肇庆高新区探索的“以老助老”新模式。

为更好地服务高龄老人,构建团结互助、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今年2月,肇庆高新区华侨新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探索“以老助老”服务模式,面向全区招募50-65岁左右低龄健康长者,组建“银龄互助,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以“养老社工+助老员+低龄长者”的方式,为区内80岁以上高龄、空巢、独居以及残疾老人,提供爱心陪聊、健康监测、饮食指导、便民代购等服务。

该活动既满足行动不便老人的需求,也发挥低龄长者的余热,充分利用他们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优势,让志愿帮扶达到更好效果。

前文提到的卢楚如和钟小英两人,孙辈都已长大,空闲时间多又热心肠,主动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卢楚如告诉记者:“当志愿者很有意义,既能帮助他人,也能充实晚年生活。期待当我成为高龄老人时,也有新的老人志愿者来传递这份互助的温暖。”

另一位志愿者、53岁的潘李妹热心又能干,几乎每场活动都有她的身影。得知88岁、行动不便的谭天生需要理发,她二话不说带上工具,随着社工上门服务,熟练又细心的手艺,让谭天生乐得合不拢嘴。潘李妹还和他约定,以后需要理发了,打个电话她就到。

社工潘嘉颖介绍,目前有10名低龄长者加入志愿队,已开展多场志愿活动。并确定了管理制度,如每次活动前开展相应培训,每月两次上门探访,每周5次上门助餐,每周义务教学如跳广场舞、打太极两次等等,均纳入志愿时长统计,也通过增设志愿者积分激励,促进低龄长者志愿者增加服务时数,提升服务表现、服务质量。

“在低龄长者志愿者微信群里,我们一发布活动,大家就抢着报名。”潘嘉颖介绍,接下来将继续招收低龄长者志愿者,预计服务队将扩大到20人,进一步拓宽助老志愿服务领域,形成“以老助老、银龄互助”的志愿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