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州区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陈晓霞,正为辖区居民做免费常规健康检查。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为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稳步扩大签约覆盖面, 近年来,肇庆通过着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人才培养等举措,致力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着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阿姨,您的血压稍微偏高,平时要注意饮食,保障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2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端州区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该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第二团队组长陈晓霞正为辖区居民欧姨进行免费常规健康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为她提供健康建议。
陈晓霞告诉记者,端州区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4年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服务团队共有35人。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该中心服务团队实行“门诊+上门+进社区”的多样化服务模式,为居民群众提供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免费开展健康咨询,为建档的家庭重点人群实施部分项目免费健康检查,对空巢、行动不便等有需要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等服务。
这是我市不断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有效体现。市卫健局基层卫生健康科科长邓肇坚介绍,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形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2014年,我市正式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并致力做细做实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真正发挥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为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效有序,2017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印发肇庆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收付费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有条件的县(市、区),可通过按签约人数补贴等方式,对签约服务予以适当支持,减免签约居民的自付费用。次年,我市印发收付费实施细则,明确免费服务包的年签约服务费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承担;基本服务包的年签约服务费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医保基金和签约居民共同承担。此外,完善我市普通门诊政策,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列入医保报销范围。
与此同时,我市大力加强服务团队建设,并依托“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优质服务示范社区”“优质服务基层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公建规范化村卫生站建设等契机,逐步加强镇、村卫生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家庭医生工作室”,不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环境。
如怀集县率先探索建立县域医共体组合式家庭医生签约模式,充分利用各级医疗技术资源优势,为家庭医生提供技术支持,并积极鼓励全、专科医生加入签约服务团队,在各级医疗机构内逐级转诊,为辖区签约居民提供更方便快捷诊疗服务。
“肇庆还全面实现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为居民群众签约提供极大便利。”邓肇坚透露,2018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通微信端家庭医生线上签约平台,逐步实现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向签约群众开放。其中,四会在肇庆市范围内率先启动市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了辖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机构诊疗信息系统和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肇庆高新区创新服务载体,建成“智慧家医签约社区”服务平台,借助智能签约中心、健康一体机可穿戴式设备,大力推进全区“互联网+基本公卫+家医签约+基本医疗服务”服务体系建设。
如今,肇庆家庭医生服务政策体系已逐步建立成形,全市111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已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719名全科医生组建了509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市一般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47.33%,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73.52%,大大满足了市民群众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