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鼎湖区沙浦镇典一村第一书记黄勇军 引好水 盘活地 强经济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看着美观又实用的水库,管线正连接到千亩鱼塘农田。黄勇军说:“作为一名老党员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员,我来到村里就想抓好党建和经济,以微薄之力,和大家一道把实惠送到村民家门口,也见证三水区和鼎湖区的友谊山高水长。”

▲正在检查引水工程电路的黄勇军。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任昌仕

2021年7月,作为佛山市三水区驻沙浦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一员的黄勇军,来到典一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发现振兴该村经济的头等大事,就是克服水源上的看天吃饭问题。

经过和当地村民、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黄勇军申请到100万元资金建设引水工程,将当地既有的水库连接到鱼塘、农田,土地租金因此翻了一番。

“刚到这里的时候,典一村在沙浦镇算比较落后,全村几乎只有村委会大楼是新建筑。”黄勇军告诉记者,典一村过去绝大部分的鱼塘、农田用水只能依靠天然降水和少部分山塘积水,土地租金和种养殖的规模、品质大大受限。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何力开介绍,过去农田、鱼塘一遇旱季往往缺水。同时水质也较差,浑浊的鱼塘很难养好鱼,农户只能养一些低价水产品。这些鱼塘每亩年租金当时仅1100元左右,相当于沙浦镇其他村鱼塘均价的一半。

从邻近的西江取水不现实。“西江大堤是一个保护性工程,取水必然要破坏大堤。我和何书记、村民一道再走访,就看中了山下的一个大水库。”黄勇军说。该水库是多年前废弃的一个采石场,因凹陷积水而形成,原先最深处70米左右,经自然落石和人工回填,目前平均深度30多米。经勘察设计,水量水质都符合要求,需100万元才可完成引水工程。

“村里出这笔钱的话,今后两年就不能分红。因此村集体和村民都拿不出钱来。”带着勘察设计的方案,黄勇军找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申请到100万元专项资金。随即紧锣密鼓开展施工,本月底即可完工。

该引水工程惠及典一村1800多常住人口、1700多亩鱼塘和全部农田,彻底解决了多年来靠天吃饭的水源之痛。施工期刚过半,每亩鱼塘年租金迅速赶上了沙浦镇均价,最紧俏的鱼塘年租金达到2550元每亩,并吸引到广东海大集团和顺德养鱼大户投资。

除引水工程外,采访当天村里正在调试的一台水泵也是黄勇军奔走的结果。村里部分区域易涝易旱,需水泵调节水量。两台30多年的旧水泵中一台已报废,一台经过维修可备用。黄勇军争取到三水区政府捐赠十万元,买到了这台全新水泵。此外,村里的66亩闲置地也刚刚盘活。

看着美观又实用的水库,管线正连接到千亩鱼塘农田。黄勇军说:“作为一名老党员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员,我来到村里就想抓好党建和经济,以微薄之力,和大家一道把实惠送到村民家门口,也见证三水区和鼎湖区的友谊山高水长。”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如本网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涂先生(电话:0758—2722284)
详细请浏览:http://www.xjrb.com/about/copyright.shtml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