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劲强在喂鸡。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任昌仕
走进蛟塘镇洞口村麦劲强的养鸡场,记者看到的是遍地啄食、游走的三黄鸡。夕阳下,麦劲强和父亲以及合作养殖的农户正忙着把鸡群赶回鸡舍,并放下篷布防风保温。待它们养满100天左右,将被销往佛山、惠州等地。
今年40岁的麦劲强,从事养鸡已有20多年。2001年,为方便照顾年迈父母,他回到家乡开始养鸡。“在自家地里搭上鸡舍,就这么走上了养殖之路。一开始摸不到门路,经常亏本,后来积累了养殖经验,开拓了销路,才慢慢好转。”
饲料是养鸡的主要成本。“拿我们鸡场来算,平均月出栏10万只鸡,每天光是饲料的成本就超10万元,资金压力较大。”麦劲强介绍,幸亏,凭着自己的信誉、经验、销路和规模,他逐渐赢得了饲料厂信任。“饲料厂愿意先给我饲料,鸡卖出去了再还款,大大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同时他们也给了我技术指导。”
传染病和台风等天灾是影响家禽销售的一大难题。“如2003年的‘非典’,以及近3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等,都大大影响了商品鸡的销路。”麦劲强说,遇到较大台风时,鸡舍也往往有较大损失。为尽量降低损失,多年来,他不断摸索,向其他养殖户学习,增强抗风险能力。“现在我每天都会通过网络等渠道,关注天气等行情,看到传染病或者台风预警,及时加固鸡舍和加快出栏等等,合理把握产销规模、布局。”他自豪地说,近些年,其鸡场没有再出现生鸡大规模死亡的现象,养鸡存活率达到97%以上。
目前,依托麦劲强等养殖大户,洞口村和毗邻的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布练村等多户农户陆续加入养鸡行列。洞口村亦成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专业村,三黄鸡养殖高峰时,该村年产量可达600多万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