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最美环卫工人 | 肇庆市绿润环境管理有限公司环卫工人冯观群 用工匠精神扫大街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21年前,初入环卫行业的冯观群,因身材矮小,被沉重的垃圾车翘起,尴尬不已。如今,她早已驾轻就熟,拿下技能比赛冠军。从“小白”到熟手,变的是技能愈发娴熟,不变的是爱岗敬业的工匠之心。今年,她荣获“肇庆市最美环卫工人”称号。

冯观群在工作中。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21年前,初入环卫行业的冯观群,因身材矮小,被沉重的垃圾车翘起,尴尬不已。如今,她早已驾轻就熟,拿下技能比赛冠军。从“小白”到熟手,变的是技能愈发娴熟,不变的是爱岗敬业的工匠之心。今年,她荣获“肇庆市最美环卫工人”称号。

今年48岁的冯观群,是肇庆市绿润环境管理有限公司的一名环卫工人。每天清晨4时许,当人们还在熟睡时,她已经开始了忙碌的工作。“公司的正常上班时间是5点半,我基本4点半到岗,避开早上的车流和人流。”11月9日上午10时许,在端州区宝月路,冯观群已经完成了早上的清扫保洁工作。

冯观群告诉记者,2001年加入环卫队伍时,刚工作几天经历了一次尴尬的场面。那天,她在清理天宁路一酒楼垃圾时,手拉车装满了大量而沉重的垃圾,自己1.52米的身高,在推垃圾车上缓坡时,整个人被下坠的车尾撑起离地,路过的热心市民把她拉了下来。也正是这一次经历,让她对垃圾车有了“征服”感。

“怎样推好垃圾车是讲究技巧的。”冯观群笑着对记者说道,随垃圾量的多少不同,手握垃圾车扶手的位置也不同,怎样能装载垃圾多而稳,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她都认真琢磨,总结经验。此外,为了高效清扫垃圾,还改装了扫把和簸箕。

“簸箕是自己用废弃的装洗洁精的塑料桶做的,装的垃圾多,还耐用。”冯观群朴实的言语中,却透着对工作的认真和匠心,“干一行,爱一行嘛”。冯观群坦言,起初入行时,见到熟人都不好意思,不自觉的低头,身边的亲戚朋友也劝她改行,“又脏、又累,钱又少”。但当她看到自己清扫过的地方,干净整洁,内心却又升腾起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冯观群不仅活儿干得漂亮,心灵也很美。同事需要顶班,她二话不说接受。新来的同事不熟悉工作,她乐意帮助。遇上极端天气,需加班加点,她从不抱怨,深得工友和领导的赞美和认可。

“没什么好计较的,人才能活得快乐洒脱。”冯观群眼里泛光,脸上扬起笑容。她还告诉记者,从业的21年时间里,不知道捡到了多少手机、钱包和证件,都会物归原主,毫无贪念。“我成了附近派出所的‘常客’了。”

还有几次危急时刻,冯观群及时伸出援手,受到群众的称赞。有一次在江滨五路清扫时,一位骑车晨运的老人,被一辆摩托车撞倒在地,头部流血。她立即上前帮老人止血,并拨打120、110,幸好及时送医,老人无大碍。次日,其家属红包致谢,被冯观群婉拒了。

平凡工作认真做,这是责任,勇于出手助人,这是美德。冯观群用行动换来无数赞誉,曾多次获得“先进个人”“优秀城市美容师”“最美环卫工人”等荣誉称号。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