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符先生正在松土,方便龟鳖上岸产卵。 西江日报记者 任昌仕 摄
西江日报记者 任昌仕
近日,记者走进肇庆市伦大农业有限公司的龟苗孵化培育温棚看到,20多万只龟苗正在水池里快乐畅游。该公司主打的石金钱龟品种的龟苗,出生一年后称为龟碌,生长六年左右可作为主流商品龟。除了自己养殖,公司还将龟碌分给农户养殖,之后再收购商品龟进行深加工、销售。
“龟苗生命力脆弱,养殖的技术、人力等成本高,因此售价也相对高。而商品龟销售又存在变数大,让农户们操心,现在公司和农户合作养殖,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公司董事长伦文龙告诉记者。
2004年,伦文龙开始接触养龟,开始只是爱好,随后逐渐步入养龟行业。“养龟的周期比较长,如石金钱龟出生六年后才可以稳定产卵,而金钱龟需要十二年。经过多年积累,我有了养龟的经验、种苗和销售渠道。”
从2012年起,伦文龙多次回到家乡高要区蚬岗镇富金村考察交流。2015年,他正式在富金村创业投产,并和农户开展合作养殖。目前该公司已建成国内第三、广东省内最大的石金钱龟养殖场,并被评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据了解,高要区散户养龟有40年左右的历史,但之前龟鳖种苗大多来自外地。“在高要区,我们是第一家具有大规模培育龟鳖种苗的养殖场。如今建成从养殖到深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推出龟苓膏、龟饮料、龟预制菜等产品,收购价和收购数量均有保障。”伦文龙说。
在该公司的养殖场,记者遇到了农户符先生。他是富金村本地人,在养殖场打工的同时也在家养龟。“公司负责提供种苗,我们农户拿到龟碌进行养殖。在家里用水槽、水盆或者挖个小水池,就可以养上百只,也不用太花时间照看。养大了公司负责回收,不用担心销路问题。”符先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富金村之前有20多户贫困户,后来通过养龟脱了贫。该公司目前和高要、广宁、怀集、德庆等地共2000多户农户开展合作养殖。“对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户,我们鼓励他们扩大养殖规模。现在部分农户经过多年养殖,有了稳定产卵的种龟,我们很乐意支持他们,教给他们更多技术,并购买他们的龟苗。”董事长伦文龙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