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总书记和人民心贴心丨“他始终惦记着困难群众”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28日在辽宁考察时,来到抚顺市东华园社区,实地了解当地采煤沉陷区避险搬迁安置情况,并来到居民陈玉芳家。

新华社沈阳5月15日电  题:“他始终惦记着困难群众”

新华社记者 汪伟、于也童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28日在辽宁考察时,来到抚顺市东华园社区,实地了解当地采煤沉陷区避险搬迁安置情况,并来到居民陈玉芳家。近日,新华社记者回访了陈玉芳。

【情景回放】

当天临近中午,总书记乘车来到东华园社区。在陈玉芳家,习近平同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唠家常。总书记关切询问住房改善情况如何、退休金和社保能不能按时领取、看病方便不方便。

大家对总书记说,自从搬进新社区,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水电气供应有了保障,公共服务进了社区,生活质量提高了一大截。习近平听了十分高兴。

离开社区时,居民们围拢过来,纷纷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同大家亲切握手,深情地对大家说,我一直牵挂着资源枯竭型城市,惦记着这些城市经济怎样、人民生活怎样,我这次就是专程来看看。党中央投入大量资金解决棚户区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问题,很有必要,也很值得。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发展中首先要解决好民生问题、保障好困难群众生活。

【陈玉芳心声】

那天,总书记一进屋就亲切地跟我打招呼,之后,就在我家,和我们坐在一起唠家常。“搬迁花了多少钱?”“退休金和社保能不能按时领取?”“看病方便不方便?”“社区服务好不好?”总书记问得特别细,我这心里热乎乎的。

早些年,抚顺开采的煤多。后来,留下了成片的采煤沉陷区,我家的老房子就在沉陷区上。墙皮开裂、楼体变形,我和老伴整日提心吊胆,就盼着“搬出去”。

2017年,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补了4万多元,就从原来60多平方米的危房,搬到了现在这个90多平方米的新房。

那天,总书记还嘱咐地方干部,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首先要把民生保障好,把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好,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现在,我和老伴都70多岁了,我们老两口在这敞敞亮亮的房子里,住得稳稳当当,活得有滋有味。

还不止这些,最近几年,我们这个避险搬迁的小区又有了大变化。公交线路多了,社区里建起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小区周围,幼儿园学校一应俱全。

我和老伴儿听到总书记在新年贺词里讲到“我始终惦记着困难群众”,激动得眼泪直在眼圈里打转。总书记没忘了我们,他是我们的贴心人。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