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花盆不见积水,下水道不见堵塞,卫生整洁,环境清新,“四害”不见踪迹……近日,记者走访了城区部分小区,发现这些小区以防鼠、防蚊、防蟑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开展扎实。这是肇庆全面消除“四害”孳生场所,确保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孳生及疾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体现,也是巩固和发展国家卫生城市的成果之一。
“小区除‘四害’的工作做得比较好。物业人员会定期投放药物,清理卫生死角,现在小区里的蚊虫、老鼠、蟑螂都少了很多。”昨日,在位于端州区的林隐天下小区里,业主李女士对记者说道。在城东三区里,居民黄先生说:“前阵子,附近有一个下水道堵塞了。大家通知社区工作人员来处理,很快就疏通好,换了水井盖。积水没有了,蚊虫也没有了孳生的地方。”
记者从市爱卫办获悉,为做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我市健全病媒生物防控机制,落实经费保障,充分发挥市有害生物防制协会作用,实施行业监管治理,强化行业自治,推动病媒生物防制行业规范化管理;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贯彻落实“三个一”环境整治制度,定期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镇村及学校、集贸市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一集中投药灭杀“四害”,开展“三清”工作,清除卫生死角和病媒孳生地,切断病媒传染病传播途径。2020年,我市组织开展专项行动10次,清除卫生死角19.87万处,清除大中型病媒孳生地17.9万处,清理陈旧性垃圾64.43万吨。
同时,肇庆及时掌握病媒生物孳生地基本情况,市、区爱卫办每年定期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摸底调查,并制定分类处理措施进行科学灭害,物理防制和科学投药相结合,积极开展除“四害”专项行动,实现科学灭害,湖泊、河流、小型积水、垃圾、厕所等各类孳生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在重要病媒生物监测调查方面,市爱卫办、市疾控中心组织专家定期开展蚊、蝇、鼠、蟑螂生态学监测和调查,及时掌握城区主要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的规律,做好疫情预警。此外,我市做好国家卫生城市病媒生物防制水平监测,科学评估城区病媒生物防制水平,做好病媒传染病的应急处置。
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得到了有效巩固和发展,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达标,重点行业和单位防蚊蝇和防鼠设施符合要求,切实保障了市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改善了市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