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产业集聚优势初显 留肇创业就业毕业生大增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肇庆是广东大中专院校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市,特别是技工学生,当前就业季已开始,记者调查发现,今年留肇的毕业生有明显增长,带动各项需求同步提升,产业集聚是这一趋势背后的强大动力。

我市技工学校师生在第二届“南粤家政·肇庆管家”职业技能大赛上展示食品雕刻技术。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我市技工学校师生在第二届“南粤家政·肇庆管家”职业技能大赛上展示食品雕刻技术。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张苑卉

肇庆是广东大中专院校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市,特别是技工学生,当前就业季已开始,记者调查发现,今年留肇的毕业生有明显增长,带动各项需求同步提升,产业集聚是这一趋势背后的强大动力。

技校留肇毕业生同比增长近三成

来自清远、就读于肇庆市高要区技工学校的唐国伟今年6月份正式毕业。他将进入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成为当中奋斗的一员。“肇庆现在的发展越来越好了,薪酬方面我挺满意,更重要的是我能在这里获得更好的发展!”可以顺利留肇就业,唐国伟满心欢喜。

近两年,像唐国伟一样毕业后愿意留在肇庆就业创业的大中专(技工)院校学生人数持续增多,特别是2021年,全市4所技工院校预计留肇毕业生较去年相比增幅超过27%,肇庆市技师学院今年更预计有超过900名学生留肇就业创业,比去年同期提高9%。其他院校的留肇毕业生也见明显增长。

记者调查发现,本地产业项目的强需求、留肇就业渠道多元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创业就业扶持力度“加码”都是大中专(技工)院校学生选择肇庆作为干事创业“大舞台”的重要原因。

产业集聚释放人才需求名企最能“吸人”

产业集聚释放人才需求是最根本的原因。近年来多个重大产业项目落户肇庆,并陆续进入投产,同时本地传统优势项目增资扩产,本地新业态、新科技、新应用层出不穷,企业纷纷抛出橄榄枝,开出优厚条件,希望招揽合适的人才。

肇庆新区今年将有一系列项目投产,用功需求迫切,今年3月,肇庆新区特别组织校企对接会,奥士康、本田金属、平谦国际、德尔西电子、曼特等企业参加,肇庆新区范围内有用工需求的意向企业达15家,近期总用工需求人数将近6000人。

广东风华高科的祥和工业园近日正式投产,用工需求大增,今年早早开展了大规模的招聘,其中有超过30%的新员工来自肇庆的大中专(技工)院校学生。“如今学校都会提前和我们沟通需求,定向输入专业相关的学生。这些通过学校整体’打包’招聘的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相对来说会更好。”风华人力资源部副总监祝丽向记者表示,随着薪酬的整体提升,发展前景不断趋好,我市不少大中专(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大都愿意留在肇庆发展。

小鹏汽车也吸纳了不少毕业于肇庆大中专(技工)院校的学生,其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待遇处于行业中上水平,还致力于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晋升平台,成为了不少学生留肇干事创业的“心水”企业。据了解,自2020年5月项目量产以来,小鹏汽车招聘本地学校毕业生近500余人,包括应届毕业生及实习生,占当年新招聘人员约25%。

毕业生的选择:薪酬+城市环境+发展希望

市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校留肇就业的毕业生中,有将近280人流向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有部分学生得到了前往宁德时代、小鹏汽车、鸿图科技、喜珍电路科技等较为知名的企业实习就业的宝贵机会。“我院高级技工班的学生基础扎实,技能水平较高,特别是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汽车维修等专业的学生,最受用人单位欢迎。”

记者从毕业生了解到中,有竞争力报酬+城市环境优势+持续向好的发展希望是吸引毕业生留肇的“组合因素”。“薪酬和广佛等地持平,生活压力比他们小,而且肇庆城市环境越来越好,产业发展势头渐盛,文化体育以及商业也不断发展。”今年毕业后进入广东风华高科公司冠华分公司打拼的李银仪向记者细数她留肇就业的原因。她表示,在肇庆学院学习期间,学校时常组织学生到肇庆新区参观,她从中感受到了肇庆发展的勃勃生机,也让她坚定了留肇就业生活的决心。

产教融合 培养产业“后备军”

人才是产业振兴的关键。为实现产业强市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肇庆正加快制定留肇就业创业鼓励政策,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重点群体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全面覆盖留肇来肇就业创业人群。同时,着眼长远,探索产教融合,从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上“做文章”。

肇庆学院作为肇庆地区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应用型本科大学,是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生力军”的摇篮。近年来,在肇庆市委市政府的指导支持下,该校根据产业形势变化,立足于肇庆本地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办学方向,不断加大对机械工程方面、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布局电子信息、食品营养等方向的新专业建设,着力在专业建设上做好“提前量”,为地方发展进行人才和教育储备。

针对全市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肇庆则在纵深推进“广东技工”工程,积极开展“肇庆工匠”行动,多措并举吸引更多技工院校毕业生留肇创业就业的同时,鼓励引导各技工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学校实际,肇庆各技工院校开始探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订单式培养等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

市技师学院是当中积极的实践者与践行者。该院根据本地产业体系坚持开展教育方面的储备和探索,每年均深入各企业调研,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发展、技术应用以及用工需求,近几年更是根据肇庆市“4+4”产业集群规划,致力在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金属加工等方面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

加强政府服务 对接企业需求

另一方面,肇庆也在促推校企合作上持续发力,探索打造更多元的就业渠道与平台,为更多学有所成、志在肇庆的大中专(技工)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搭桥铺路。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积极主动对接走访市内大中专(技工)院校,召开大中专(技工)院校工作会议、校企对接会商会,进一步深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对接交流,着力搭建起肇庆产业招商落地和增资扩产企业与院校的有效对接机制。年初,肇庆在市技师学院成功举办肇庆市校企对接交流会暨校企合作签约仪式,线上实现“校企合作云签约”,10家参会学校与15家参会企业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产学研合作等36份合作协议,学校与企业真正实现“无缝对接”,肇庆校企合作从此进入新阶段、新局面。如今,全市4所技工院校已与全省36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其中本地企业达116家,当中不乏风华高科、绿宝石等本地重点用工企业。

同一时间,市人社局也持续加强来肇留肇宣传,大力促成校企联合举办专场招聘会,并多次组织大中专(技工)院校学生进企参观、跟岗或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实地参观、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本地企业、肇庆产业发展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强化学生留肇创业就业的意向。

2021年1月至6月,肇庆共举办市内外校企对接招聘会13场,累计504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目前达成就业意向已超过2500人。

策划/统筹/西江日报记者 陈洁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