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医院即将投入使用。 肇庆新区供图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计划今年9月开学。 肇庆新区供图
广东健康与公共卫生医学院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肇庆新区供图
借势而为,重大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
6月28日,电子信息产业园施工现场一片火热,550多名工人正埋头苦干,抢赶工期。现场7栋厂房约24万平方米已经全部封顶,其中3栋即将交付使用,正在开展交付前的收尾工作。
“我们已经做好准备,马上开始厂房装修。”一个等候在施工现场的企业方表示。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园已有9个项目进场施工,另有6个项目即将进驻。“电子信息产业园的标准厂房,让我们省去了自建厂房的麻烦,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另一个正在标准厂房检查电路的企业方负责人表示。
电子信息产业园是肇庆新区投资建设的工业平台项目,总投资约8.3亿元,占地面积172亩,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其中标准厂房2 0万平方米,并配套有综合办公楼、宿舍楼及其他配套用房等,计划今年10 月底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电子信息产业园是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产业园产业建设发展取得巨大成效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生态产业园已经引进项目 31个,总投资2 2 7. 2亿元,其中曼特、佳饰家、膜法智慧光学材料等项目已经竣工投产,预计今年年产值可达到13.1亿元;尧舜汽车功能性薄膜、文信家具等项目已签约。
同样蓬勃发展的还有奥士康配套产业园。作为奥士康的上下游产业配套,已有铭思拓、鸿瑞、华秋电子、宇宙自动化、思沃精密机械、科视自动化等8个企业表达了明确的合作意向。
九万里风鹏正举。凭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东风,新区工业平台建设发展迅猛,势头良好。
创新引领,专班制服务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自成立伊始,肇庆新区一直担负着“肇庆改革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重任。特别是2019年以来,新区进入产业构建攻坚期,为深入贯彻肇庆市委、市政府对肇庆新区工作的指示要求,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新区在制度层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建立“一项目一专班”制度,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服务”二字大做文章,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取得良好效果。
2021年3月,肇庆新区出台《2021年肇庆新区重点项目“一项目一专班”责任分工安排表》,将原有的扁平化专班调整为条线化专班。实践证明,此种条线化的结构调整有利于部门内部安排专人具体负责,使得企业信息在联络员、专班成员、责任领导之间的传递更为畅通高效。
在优化机制的基础上,为填补项目签约后至开工建设前的服务空白环节,新区成立了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旨在为新区签约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政策咨询、项目核准备案等“一站式”代办服务,此举使得项目专班制度的服务体系真正从签约到落地涵盖项目落地全流程。
同时,实行“挂图作战”强化项目督导。为明晰项目流程、对专班工作和项目进程进行督导,新区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将重点项目分为供地类、建设类和租赁和购买厂房类三大类,并针对每个项目制定了相应的项目落地流程和时间节点图谱。在图中按照项目时间对所涉及的流程进行了蓝色(已完成)、红色(未完成)、黄色(正在进行)标记,根据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严格督导。
通过组织架构、职能分工、进度管理等方面的调整改革,新区基本上搭建起了“分工-服务-督导”的项目专班服务体系,对于项目专班的服务跟踪、督导和评价更为清晰准确。
近期对新区产业项目开展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76.4%的企业认为项目专班服务非常到位、23.5%的企业认为基本到位,企业对项目专班的满意度高;61.9%的企业与35.2%的企业认为新区的行政效率优于外地或者与外地基本持平。由此可见,该制度对推动新区各项事业进步提供了宝贵的现实经验。
“他们就是项目推进的‘协调员’、政策服务的‘速递员’、企业发展的‘助推员’。” 奥士康项目方负责人对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项目专班服务表示了高度肯定,“要不是他们贴身服务,我们真的很难按期投产。”
奥士康项目一期(喜珍产业园)是全市重点项目,面对项目施工面广、工期紧、一线施工人员紧缺等情况,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项目专班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搭桥”打通企业招人用人渠道,通过校企合作交流座谈会、校企双进双选活动等形式,推动项目人才供需对接。目前,该项目已如期于6月中旬竣工投(试)产。
据统计,今年以来,项目专班累计走访区内企业共186次,协调和解决93个建设落地问题,提供38次代办服务,有效保障企业约500人的用工需求,从“等问题上门”变为 “上门解决问题”,营商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项目建设进一步加速。截至2021年5月,新区42个市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9.52 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53.31%,超时间进度约11.6个百分点;10个省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93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 53.81%,超时间进度约1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