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举行三八妇女节读书分享会,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
营造浓厚氛围 教育家喻户晓
前不久,德庆县学党史悟原理、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进”宣讲队走进永丰镇古蓬村,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为广大村民群众宣讲宅改政策;充分利用“报、台、网、微、端”等平台载体,以报道、视频等形式联合宣传全县党史学习教育的特色亮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活动层出不穷……要让党史学习教育家喻户晓、走深走实,德庆也在全方位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舆论氛围上下功夫。
德庆的“领导干部宣讲队”“百姓宣讲队”“专家学者理论宣讲队”“巾帼宣讲队”及“劳模宣讲队”等10支特色宣讲队也频频深入社区、深入学校、深入农村、深入机关、深入企业、深入网络,大力开展“六进”宣讲工作,宣传解读党史知识,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故事,打通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当中,81岁老党员、著名书画家欧广勇回到母校香山中学,举办红色爱国情怀党史教育专题讲座;德庆县“劳模工匠宣讲队”到武垄镇武垄村开展宣讲,宣讲队成员、2008年北京残奥会乒乓球冠军覃小俊声情并茂为村民群众分享“榜样故事”,阐述“劳模精神”。
同时,德庆还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做法,利用“百场群众红色文艺展演进村(居)”“百场红色电影进村(居)”“百名书记讲党课”“百场党史宣讲进机关”“百米红色遗址山水画展”“百件优秀红色文艺作品展”“百场中小学生红色演讲诵读比赛”等“七个一百”,形成全面、立体的宣传格局,使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有声势、见实效。
强化党建引领 在学习中助力乡村振兴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强化党建引领,汲取智慧力量,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是德庆党史学习教育有成果、出实效的缩影,该县的马圩镇荣村、古垒村是当中的佼佼者。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荣村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坚持“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利用市县组织部门支持的25万元资金用于种植青柚,并以荣村党支部名义成立荣村荣柚(双荣)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进行运作,优先吸纳党员和贫困户加入,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农户发展种植青柚。同时,马圩镇党委还计划在青柚合作联社成立马圩镇青柚党支部,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增强党员凝聚力,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对产业发展的领导。目前,“双荣”合作社已聘请扶贫户、村中留守妇女等40多人种下40多亩1500多棵泰国红宝石青柚,预计今年8月部分青柚便可收成,收入将超5万元。
古垒村则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开拓创新,发展订单式农业,带动村民集体富起来。据介绍,该村计划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以党支部名义与农业公司合作,农户与公司签订农产品种植协议,由公司给农户分配种植品种,免费提供生产资料,公司对产品种植全程进行技术和管理指导。收获时节,公司将以统一价格回收,助力解决群众销路难问题,带动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实现“公司有发展、农户有增收”双赢目标。
5月14日,德庆县武垄镇双象村开展党建促乡村振兴宣讲。
为群众办实事 教育落到实处
为群众办实事、为百姓解难题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落脚点,也是德庆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今年以来,德庆各镇街、县直各单位纷纷结合自身工作职能、乡村振兴和群众需求的新变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美丽乡村志愿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群众提升文明意识,创造良好城市环境,并大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切实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持续美化乡村风貌。据悉,仅在今年,高良镇各党组织已累计开展美丽乡村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
在此期间,德庆也将学习党史、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 起来,统筹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各级各部门认真行动,以真心真情为群众服务的例子比比皆是,既取得实效,更收获群众如潮好评。
“真的太感谢德庆检察院为我们撑腰,我们才能顺利讨回‘血汗钱’。”终于拿到被拖欠许久的工程款,一名工人激动不已。此前,由于工程被多次转包,包工头携工程款逃匿且工人均没有与承包方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导致23名工人工资被拖欠。德庆县人民检察院接到工人诉求后,第一时间了解案件情况、核实欠薪证据,并经过十多次沟通协调后,最终促使相关企业与施工队达成和解,为工人们追讨回14余万元工程款,切实保障了工人的合法权益。
德庆县公安局户政部门则了解到外来务工人员因工作原因无法在正常服务时间到办证大厅办理业务后,加班加点为外来务工人员完成办证业务;德庆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增设交警荔枝岗中队考场,“送考下乡”,解决农村群众办理摩托车驾驶证难的问题……
如今,党史学习教育热潮正在德庆大地持续升温、越发如火如荼。
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特约记者 张水木 通讯员 李均阳
除署名外图片均由通讯员提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