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专家深入种植基地为灵芝“把脉问诊”。 通讯员供图
走进位于下帅乡田头公岭上的帅仙灵芝种植基地,在这海拔500米的山上,云雾缭绕,空气清新,郁郁葱葱的杉树林下生长着一朵朵灵芝,宛如一把把撑开的“小伞”,十分可爱。但在近日,基地负责人罗河扩遇上了一件烦心事,“在2019年种下的那部分灵芝生长状况缓慢,按照正常的生长速度来说,到今年4月,这部分灵芝的菌柄应该能长到6-7公分高,可如今却只有2-3公分左右,‘个子’比之前所种植的都细小,要是不及时找到解决方法,这批灵芝产量将会受到影响。”罗河扩忧心忡忡地说道。
下帅乡帅仙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由下帅乡黄翰村原党支部书记罗河扩牵头6位村民,在肇庆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和四会市的大力支持下于2016年成立,以“党建+基地+扶贫户”的模式发展高山生态灵芝种植项目。当年,该合作社以10亩的高山灵芝种植示范基地为起步,同时帮扶下帅乡黄翰村9户2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投入29万元入股合作社,每人每年获取1500元分红收益。随着种植规模的逐年扩大,目前基地规模已达120多亩。
然而如今,部分灵芝的长势不佳让罗河扩肩上的压力倍增,“同样的菌种,同样的种植培育方法,为什么这部分灵芝就出现这种问题呢?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最终会导致灵芝产量降低,真会让我们失去种植信心。”罗河扩表示。
怀集县农业农村局得知此情况后,迅速邀请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专家深入帅仙灵芝种植基地为灵芝“把脉问诊”。为帮助种植户重拾信心,省专家从菌种的引进、基地雨水管理、光照和温度的把控、培育段木翻堆等实地了解菌丝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灵芝的生长环境,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经研究分析,问题在于这部分灵芝汲取的阳光不足、菌丝不旺等导致长势不佳。“灵芝在树枝过于茂密的环境下生长,日照不足,同时随着基地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堆放在一起养菌的段木增加了,翻堆的次数却没有增加,导致菌丝因氧气不足无法更好地渗透其中,所以你们要尽快进行树木的疏枝,还要适时给段木进行翻堆,给灵芝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省农业专家分析了灵芝地理分布与环境条件,为灵芝种植提出了建议。
种植问题得到了解决,让罗河扩焦虑的心情顿时平复了不少,“专家的分析指导化解了我的烦心事,接下来将会有针对性地处理存在问题,种植出更多更好的灵芝,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罗河扩说,“这次真的很感谢县农业农村局这场‘及时雨’,为我们种植户解疑化难,让我们对灵芝的培育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到更多种植的注意事项。”
据了解,为更好地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怀集县于2020年7月创建农技推广服务驿站,积极对接上级技术服务专家团队,形成省、市、县三级技术服务联合体。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托驿站组织“农技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服务,联合省、市农业专家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全力发挥怀集县农技推广服务驿站桥梁纽带作用,用心用情用力帮助服务对象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助力怀集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据统计,该局先后举办宣讲咨询活动20多场次,组织省、市及本地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等100多人次深入一线开展农技服务活动,为加快全县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撑。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廖伟媚 苏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