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促进健康教育 提升市容环境 强化基本公卫 肇庆高质量推进巩卫工作纵深发展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是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名片,是展示城市风采的金字招牌。近年来,肇庆市高度重视国家卫生城市巩固工作,聚焦薄弱环节,创新工作举措,将创建成果融入城市卫生健康事业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a75c55e4dc00465097881de611f791ca_B_BASIC

改造后的端州区城东二区,社区环境干净整洁。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走在肇庆街道上,整洁的路面、干净的社区、有序的交通……一处处卫生整洁的环境,已经成为肇庆城市的靓丽风景。

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是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名片,是展示城市风采的金字招牌。近年来,肇庆市高度重视国家卫生城市巩固工作,聚焦薄弱环节,创新工作举措,将创建成果融入城市卫生健康事业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近日,鼎湖区广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罗诗媚医生走进该街道的中心小学,为学生授课,教导他们如何健康合理的搭配饮食,让他们懂得合理膳食和科学搭配的重要性。这是肇庆深入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肇庆市通过举办培训班、健康知识讲座、播放公益广告、推送健康资讯、开设学校健康教育课、开展职业健康知识培训、举行“健康知识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主题活动,多载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宣传活动,促使全市市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同时,肇庆市也不断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辖管-层级单位组织实施”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架构,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做到“有人管、有人教、有人做”,形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据悉,2018-2020年,肇庆市城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18.12%、20.39%、24.73%。在2017年,端州区被省授予“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2020年,端州区创建健康促进区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待省命名。截至2020年底,城区创建健康社区118个、健康促进医院19家、健康促进单位52家、健康家庭75736户。

在打造无烟环境方面,肇庆市则从小从细着手,将宣传工作走进校园、进社区,组织中小学校开展“不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新一代”签名承诺,高校“远离烟草绿色健康”传播材料设计大赛与初中生控烟绘画大赛等活动,强化控烟健康教育。并且大力推动“无烟单位”创建,扩大无烟环境的范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省级无烟单位2074家,其中城区654家。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已100%创建无烟单位。

建管并举提升市容环境卫生

端州区蓝塘社区是一个典型的“村改居”社区,这里集村居、楼盘、学校和农贸市场等大型场所,管理难度大。在过去,这里环境经常出现乱脏差现象,屋前屋后出现堆积如山的垃圾,“以前环境比较差,乱堆乱放现象比较多,经过社区大力的整顿,蓝塘辖区的面貌改变很多,村民都感觉环境变得很干净。”居住在蓝塘社区30多年的居民李阿姨如是说。

以推进社区管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福祉为主线,不仅充分发动各方志愿力量,还自发组织居民组成保洁小组,定时定点清理背街小巷、自建房屋周边的卫生“死角”,保证垃圾不落地,保持环境整洁。

城市环境整洁是卫生城市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肇庆市颁布实施《肇庆市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地方性法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同时,我市积极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行“分田到户、责任包干、层级联动”机制,与街道、社区齐抓共管,联防联控。在推动社区卫生环境整治的过程中,还结合全民爱国卫生运动,落实投药灭害和孳生地清理工作,有效地控制了病媒生物密度。

在垃圾分类工作上,肇庆市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纳入基层党建任务清单和干部培训计划,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深入开展宣传和示范点建设,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市民分类知识知晓率从40%提升至80%,社区卫生环境明显改善。

此外,肇庆市还结合创文工作,集中开展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卫生等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整治城区“六乱”现象,严厉查处车辆不按规定停放和违法占用人行道、盲道等交通违法行为。采取外包方式清理城区“牛皮癣”,并建立追呼系统,从源头治理“牛皮癣”。3年来,我市累计清理、取缔流动摊档11.2万宗,清理(清拆)乱拉挂4727处,清理乱堆放、违章路障1.22万处,清拆乱搭建832处,清理“牛皮癣”约19万张,查处违法停车367071宗。

强化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能力

2020年,肇庆坚持全市“一盘棋”,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全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成果。

为了更好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其他重点传染疾病,肇庆与广佛清云韶梧等六市联合,建立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定期互通疫情信息,实现信息共享。而对于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也加强常规监测与应急监测,规范应对和有效防控传染病发生。据了解,我市近3年未发生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

而在卫生条件薄弱的农村基层,肇庆市积极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据悉,肇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100%。同时,市卫健局还扎实推动卫生村创建工作,建设良好的乡村卫生环境,为农村公共卫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2018-2020年,肇庆市新增省卫生村1422个,新增受益人口38.08万人。目前,累计创建省卫生村4807个,受惠人口143.93万人,省卫生村数量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