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以产业落地论英雄——肇庆产业招商落地工作综述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正是一年多来,肇庆市产业招商落地攻坚丰硕成果的缩影。一年多来,一个个招商成果、一次次“肇庆速度”,映照出肇庆人民砥砺奋进兴产业、攻坚克难开新局的非凡历程。

投资75亿元的风华高科祥和产业园高端电容生产基地项目正抓紧建设。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投资75亿元的风华高科祥和产业园高端电容生产基地项目正抓紧建设。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西江日报记者 周永龙

2月14日大年初三,当人们还沉浸在新春喜庆时,肇庆产业强市头号工程宁德时代动力及储能电池肇庆项目(一期)拟选址地块现场已是机声隆隆,数百台工程机械车辆忙碌穿梭,平整的建设用地已见雏形。从宁德时代肇庆项目正式落户算起,仅用了13天。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正是一年多来,肇庆市产业招商落地攻坚丰硕成果的缩影。一年多来,一个个招商成果、一次次“肇庆速度”,映照出肇庆人民砥砺奋进兴产业、攻坚克难开新局的非凡历程。

重温过去,成绩催人奋进。春和景明之时,全市再掀产业招商项目落地新热潮。

刷新“肇庆速度”开创全市“精招商、招精商”新局面

春风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一年多来,全市上下齐心发力,共创产业招商新局面。一项接一项招商成果让人心潮澎湃。

2021年2月1日,宁德时代动力及储能电池肇庆项目(一期)签约仪式在市委小礼堂举行,标志着宁德时代正式落户肇庆。根据合作协议,宁德时代首期将投资120亿元人民币,在肇庆建设国际一流、世界领先的锂电池生产基地,构建包含动力电池电芯、锂电材料、储能应用、电池回收、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电控等领域的新能源产业链,并在产业前沿领域全面开展合作。

这是肇庆建市以来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是肇庆上下以创文精神大抓产业发展的有力见证和重要成果,不仅为肇庆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而且进一步提振了肇庆发展的信心和底气,对肇庆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走对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路子,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具有历史性、战略性、全局性、决定性意义。

过去一年,肇庆市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产业招商落地实现“破题破局”。进一步明晰产业定位,明确以培育“4+4”制造业产业集群为重点,深入推进“产业招商落地年”行动,建立“招、落、投、服”全链条工作机制,加速产业集聚发展。改革产业招商模式,突出市级统筹,成立市投资促进部门和驻深圳等4个招商局,打造了一支300多人的专职驻点招商队伍,围绕“4+4”产业开展“驻地招商”“产业链招商”,带动全市形成“精招商、招精商”新局面,全年新引进产业项目505个、计划投资总额1160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占比均超过70%。

更令人自豪的是,招商引资“主战场”一次次刷新“肇庆速度”。

2020年10月21日,肇庆首次接洽宁德时代,半个月内双方敲定项目初步选址,同时启动一系列配套工作,用时60个工作日完成征地拆迁任务,13天完成400多亩林地办理手续;66天成功申请近900亩用地指标。2021年1月1日,项目开始进场土地平整,至2月17日,累计已完成土方施工370万立方米。

总投资75亿元的风华高科高端电容生产基地仅用了3个多月时间跑步完成关键手续,签约2个月后,该项目正式动工,投产后将缓解国内高容产品“卡脖子”难题。

2020年3月,小鹏汽车正式获得造车资质,同年5月,第一辆小鹏P7在肇庆智能工厂下线,短短150多天后,第一万辆P7下线,刷新国内造车新势力单车型中的万辆下线最快纪录;总投资达百亿元的肇庆万达国家度假区,从洽谈到签约仅用了4个多月时间,项目已于2020年9月29日正式动工,进展顺利。

2020年,肇庆全力以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争分夺秒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产业招商落地,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增速排名全省第六!

创新招商考核建立“产业招商落地巡查日”等“1+4”工作机制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每逢周二,肇庆市四套班子领导风雨不改到各挂点区域开展巡查,了解项目进展,听取企业家进言,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全力推动项目快速落地。

上下同欲,产业可兴。肇庆市委、市政府对招商落地工作高度重视,202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全市项目建设现场观摩点评会,由主要领导对各地重大项目引进和落地情况进行现场观摩评比,理顺发展思路,破解关键共性问题,推动项目快速落地见效。

2020年11月,肇庆正式启动“产业招商落地巡查日”活动,通过组织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队下沉基层一线开展巡查,协调解决产业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和问题,全力推动一批优质项目提速增效。

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负责挂点联系各县(市、区)和功能区,重点对各地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已签约未竣工项目和增资扩产项目开展巡查,推动项目按时供地、开工、竣工、投产。

据悉,巡查日活动开展以来,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需协调解决的,及时通过工作会商制、重大项目例会制等方式研究解决,项目建设的“路障”得到高效率的处理。肇庆高新区福融新材料(肇庆)公司项目是一个典型例子。市领导开展巡查时,项目投资方反映了三个问题,包括需加快项目东侧规划市政道路建设进度、项目南侧(该地块属于四会市)建设约110米长的市政道路供企业出入道路、希望取得项目南侧约60多亩用地(属于四会)等。巡查组表示,要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立即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办公研究。两条道路问题倒排工期,力争早日完工,对项目南侧的用地,巡查组在完成巡查工作后马上赶赴四会市召开会商会,听取了解地块基本情况,并结合当前该区域的规划建设情况,提出土地置换解决方案提请四会市研究,努力实现项目所需。

项目逐个巡,一周一“疏堵”。全市上下都围绕项目“动起来”,各级、各部门间信息畅通,合作效率明显提升。

据统计,全市通过开展“巡查日”活动,在纳入“巡查日”活动巡查对象的444个已签约未竣工项目中,预计能提前开工的项目99个,能提前竣工的项目63个,东南片区占比最大,为“十四五”开局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全面实施“八大行动”

以创文精神抓好产业招商落地工作

审时度势谋发展,举起定向再出发。

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对产业招商落地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明确指出,肇庆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个最大的“时”,又面对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最需要把握的“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凝聚起肇庆高质量加快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具备了高质量加快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正处在战略机遇叠加的发展窗口期。

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产业落地论英雄、凭发展业绩用干部,让产业一线成为干部选拔“赛马场”“主阵地”,加快转换工作频道,将创文精神、创文作风、创文经验落实到抓经济、强产业上来,以产业发展总动员实现产业强市大跨越,为走稳走实走好高质量加快发展路子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擘画发展宏图时提出,肇庆要在“十四五”中前期实现GDP超3000亿元目标。产业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肇庆市将持续开展“产业招商落地攻坚年”行动。出台产业招商落地攻坚“八大行动”实施方案,以创文精神抓好产业招商落地工作。全市将提升项目落地要素保障水平,充分发挥7个工作专班作用,全力做好土地、金融和水电气等要素保障,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地机制,探索土地“商改工”,力争整理提升产业用地3万亩以上。

再者,肇庆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优化完善“万企诉求服务平台”“书记市长解难直通车”。深入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加快从审批式服务向发展式服务转变。持续推进500个“一次办成一件事”主题服务落地实施,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跨城通办。

同时,肇庆坚持全方位深度参与“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坚持配套发展、补缺发展、特色发展,深度嵌入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

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面前,肇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将充分发挥交通区位等“六大优势”,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迈新步,开好局。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