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端州鼎湖高要三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成效斐然 人居环境大整治 乡村美景入画来(2)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美观大方的新公厕,洁净宽阔的乡道,绿树掩映的新广场,和睦文明的乡风……今年,随着我市出台《2020年肇庆市创文“十大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来,端州、鼎湖、高要以保持乡镇(村)人居环境“清洁、整齐、美化”为工作方向,多措并举整治人居环境,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明乡风走入寻常百姓家,构建宜居宜业宜游乡镇(村)新风貌。

塘边村村口处高标准打造的旅游厕所十分引人注目。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塘边村村口处高标准打造的旅游厕所十分引人注目。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高要区塘边村 干群同心协力打造“网红村”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实习生 赖泳铭

高要新桥镇赤坎村委会塘边村最近频频在媒体、微信朋友圈“露脸”,成了肇庆名副其实的“网红村”。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肇庆市乡镇及周边行政村(社区)整治示范项目工作开展以来,赤坎村今非昔比,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环境爱护与健康培育意识普遍增强,“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新农村开始呈现,周末、节假日吸引着一拨又一拨游客前去“打卡”。

■设施增加环境改善

“这里很漂亮吧?门口花基的花草都是我们自己种的。”9月16日上午,在塘边村水边观景长廊的花基内,几棵九里香花团锦簇,散发出浓浓花香。居民伍姨看到记者拍照,热情地当起“导游”,“你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了尽头转左,就到了休闲栈道,可以绕一圈拍拍池塘周边的景色,也可以上后龙山看看,空气好环境好。”

村容村貌的改变,让伍姨高兴又自豪。“儿童滑梯和书屋那里,原来堆满了杂物和垃圾,现在整治好,蚊虫都少了很多。”

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新桥镇、赤坎村干部带头,引导发动群众,集中力量对村内“四边”(村边、路边、水边和田边)、村内巷道、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等进行全覆盖、拉网式“三清理”(清理存量垃圾、卫生死角、乱堆乱放)。

赤坎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焦瑞周张开手掌,“我们只用了5天,就将全村的脏乱差都清理了。”

村民对环境整治非常支持。今年91岁的黎二妹,看到新桥镇政府驻赤坎村工作组组长朱志明,竖起拇指点赞,“清理了杂物,现在这里开阔,闲坐走动都舒服。”

被定为创建肇庆市乡镇及周边行政村(社区)整治示范项目后,赤坎村以塘边自然村改造为突破口,把惠民、绿色、整洁、人文元素和特色融入微改造。如拓宽塘边村两处入村口道路,重新规划道路标线;建设旅游公厕;增设特色墙绘、田园风光篱笆;增加村内历史文化介绍宣传牌等等,将赤坎村特色文化与文明创建相结合,打造文化乡村。

■积极推动共建共治

记者在村内走访时,发现塘边村村民相处非常和谐,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村民有说有笑,或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编织竹篮等工艺品,见到游客喜欢自己编织的小竹船、猪仔笼,便热情相赠。

陈志明对此深有感触,“我挂点过其他几条村,见过不少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在这里快两年了,从没见过邻居吵架、家庭兄弟不和的。赤坎村的村委干部也非常团结,尽心尽力为村民服务。”

同心协力、团结一致,让村民在创文工作中表现出极高的“主人翁”意识,家家户户都参与其中。焦瑞周介绍:“镇、村的党员干部示范带头,帮扶干部入户宣讲,村民的文明意识很快得到提高。”

漫步村内,家家户户门前干净整洁。“‘门前三包’落实得很好,各家各户宅前屋后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群众的责任意识增强,自己的事自己办,村里的事情帮着干。”焦瑞周笑着说道。

正在家门口编织猪仔笼的梁姨,在人居环境整治、创文工作中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告诉记者:“帮忙做好村内卫生,每天都很忙。现在环境变得这么好,是干部和我们一起努力得来的。”

为了巩固整治成果,赤坎村在现有5名保洁员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充实配备7名网格员,协助处理日常清洁事务。焦瑞周认为,长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辛辛苦苦做出了这么好的成果,要保持,关键就是要长效管理。”

据了解,在长效机制上,目前由新桥镇纪委牵头,网格员配合,不定时对村、网格督查,及时处理各种难题,健全完善了常态化工作督导机制。同时,也健全完善了工作成效奖罚机制,即将人居整治成效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作为村级干部工资补贴的重要依据。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