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培养“直播带货人”是“授之以渔”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 特约评论员 岳宁

近日,广西富川新媒体致富带头人线上公益直播培训顺利开班。这是四会、富川两地开发“电商+创业致富带头人+粤桂扶贫协作”模式,带动贫困户参与电商销售实现增收,助力农产品消费扶贫的新举措。(5月6日《西江日报》)

最近一个时期,“直播带货”很火。特别是疫情期间,一些人通过 “直播带货”破解产品滞销难题的情形,更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说有一种经营方式可以实现“名利双收”的话,那么“直播带货”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必选项。一些“直播带货人”通过“直播带货”,不仅为推介的产品开辟了市场、拓宽了销路,而且还成为无数人眼中的“网红”,着实羡煞人也。

可以肯定的是,受一些“带货达人”的影响,那些苦于致富无门的人是倾向于学到“直播带货”技术的,尤其是那些农村的贫困户,更希望能借助“直播带货”的方式将自家农产品卖出去,从而打个经济上的“翻身仗”。

由此可见,相关地方培养“直播带货人”,助力脱贫攻坚的举措,可谓正当其时。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说,单纯“给钱给物”的扶贫方式是“授人以鱼” 的话,那么,通过培养“直播带货人”带动更多人致富的扶贫方式就是 “授人以渔”。通过这种扶贫方式,贫困户不仅掌握了一门增收致富的 “时髦技术”,而且还通过新媒体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这样的扶贫方式,无疑有助于扶起其志气,有助于彻底斩断其穷根。

当然,贫困户们将“直播带货” 技术学到手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将直播所带之货打造成“精品”,用质量赢得客户口碑,用实力固牢市场。只有这样,一些贫困户的“直播带货”业务才不至于昙花一现,才能实现持续增收。而如果贫困户们不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的话,“直播带货”也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甚至会把他们的产业给“砸锅”。毕竟,新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摆在那里,如果直播所推销的产品名不副实,很可能会一下子就失去客户、失去市场。有鉴于此,相关方面培养“直播带货人”的直播技术是一方面,对“直播带货人”的职业道德以及有关农户的生产水平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更不可或缺。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培养“直播带货人”助力脱贫攻坚的模式能更趋于完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更大力量。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