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战“疫”不误学知识 琅琅书声网上传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市学校停下了开学的脚步,但,停课不停学。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巨大压力之下,自2月中旬开始,在抓好校园防疫的同时,保质保量地录课、直播授课,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让学生们一个都不少地参加学习,让肇庆学子的“琅琅书声”如期响起。

编者按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市学校停下了开学的脚步,但,停课不停学。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巨大压力之下,自2月中旬开始,在抓好校园防疫的同时,保质保量地录课、直播授课,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让学生们一个都不少地参加学习,让肇庆学子的“琅琅书声”如期响起。

贫困学子 扶贫队办公室成“一个人的学校”

德庆凤村的何家泳在中山市公安局驻匝村工作队的会议室里独自“上学”。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摄

德庆凤村的何家泳在中山市公安局驻匝村工作队的会议室里独自“上学”。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摄

春意融融,阳光洒在乡道上,鸟在叫,花在笑。但乡村孩子们无意屋外春光,因为他们正在屋子里,在线上教育的知识海洋里徜徉。

陆海棠是德庆县凤村镇九龙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她家是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从2月17日起,学校要求学生在家进行网上学习以来,她每天“打卡”,早上9时就坐在桌子前,专心收看老师的网上直播,并认真记下笔记。昨日上午10时多,记者来到陆海棠家中时,她正在学习。

网上学习暂告一段落,海棠和记者聊了起来。“我每天学习五六个小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记下来问老师和同学。”她说,除了线上学习,还要帮父母煮饭、晾衣服、扫地,到田里干活。“孩子每天都自觉到房里学习,不会让父母操心。”妈妈梁松梅欣慰地说道。

同一时间,凤村镇匝村小学三年级学生何家泳,正在中山市公安局驻匝村工作队办公楼的会议室里进行网上学习。这里,是属于他一个人的“特殊教室”。

原来,何家泳家也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父亲因病卧床,奶奶管教又力不从心,家里环境不适合孩子静心学习。工作队获悉情况后,马上把会议室里的电视连通网络,找来网上学习的相关视频,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基础上让孩子前来学习。

“我们一直重视教育扶贫,之前就一直在辅导家泳学习。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创造条件让他到会议室接受网上教育,一来有效防止他分心,二来队员能随时辅导他,效果比较好。”工作队队长陈晓刚说道。

家泳的父亲何木雄很感激工作队的帮助。他说:“会议室环境安静,小孩不会乱跑,还有队员帮他补课,提高他的学习成绩。作为家长,我十分放心。”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