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燕君
11月18日,第五届“肇庆人才节”正式启幕。众多专家学者、高层次人才及企业家代表齐聚粤港澳大湾区(肇庆)科学家小镇,在思想交汇与智慧交融中深化交流、激荡观点。与会嘉宾踊跃分享实践体会,畅谈扎根肇庆的真切感悟与发展愿景。
据了解,今年以来,肇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取得扎实成效: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汇聚全市11所高等院校、超15万大学生以及70%高企和科创平台,产学研融合更深更强;粤港澳大湾区(肇庆)科学家小镇吸引人才对接交流5000多人次,成为集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的重要平台;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引超1万名高校毕业生来肇就业创业;实施“西江人才计划”以来,全市人才总量大幅跃升,识才、敬才、爱才、用才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肇庆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便捷的交通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个非常适合干事创业的好地方。”广东省三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农盛赞肇庆发展环境。他表示,扎根肇庆发展以来,感受最深刻的就是肇庆市委、市政府和肇庆这座城市对人才的珍视和重视。三浦科技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大,肇庆近年推出的一系列人才政策务实、接地气,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了非常大的助力,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他说:“我建议青年人才能够来肇庆看一看、走一走,这样才能切身感受肇庆当前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深入了解肇庆的科技创新与各方面的发展。”
当日的人才节开幕式为“名家工作室”人才代表颁证授牌,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莫少锋上台接受牌匾。“这是我第三次参加肇庆人才节了,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和体会,此次我多了一个打造‘名匠工作室’的使命,我深感荣幸。”莫少锋说,肇庆作为“中国砚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又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近年来,肇庆十分重视文艺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更推出了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各种类型的文艺人才来到肇庆都能获得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重视与关爱,给予了我们安心静心深耕文艺创作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环境。”
人才节开幕式上,同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驰分享了在肇十年创业历程,肇庆学院教授陈永隆则围绕人工智能与交叉创新作主旨演讲,这引发了肇庆市高层次人才培养发展中心引进博士刘筱玮的深入思考。她告诉记者,企业家代表和高校教授的主旨演讲充分展现了肇庆的底蕴和发展潜力,让她深刻地认识到肇庆是一个能够滋养人才发展成长的沃土,大家都能够在这里实现自己的干事创业梦想。“作为一名不久前才来到肇庆发展的人,肇庆在人才发展方面最吸引我的是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体现了肇庆对人才的重视。”刘筱玮说,来到肇庆工作后,她不仅得到了生活上的实际帮助,还看到了规划清晰的发展路径,这让她在工作中充满了信心。
“十五五”时期是肇庆加快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肇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求人才。活动当天,团市委聚焦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发布“肇青工程”项目,向广大青年人才发出又一次热烈的邀请。
据悉,为了吸引各领域优秀青年来肇庆、爱肇庆、留肇庆,团市委推出的“肇青工程”项目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高站位与低姿态。项目立足“十五五”规划与肇庆发展需求的同时,打破户籍、学历等传统壁垒,吸纳青年人才。二是实保障与软关怀。项目的服务内容涵盖青年人才在安居、医疗等方面的生活需求,努力增强青年人才的归属感。三是一站式和多维度。项目配套推出了“肇庆优享”小程序,以数字化手段提升集约服务,以便触达更多青年人才。
服务好青年就是服务好未来。共青团肇庆市委员会副书记梁思颖表示,团市委将聚焦肇庆高质量发展需求,深度对接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形成人才需求图谱,探索建立青年人才的动态识别与评估机制,精准引才。同时,团市委将服务好青年阶段性的承载需求,通过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主动倾听青年的心声,及时响应解决青年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此外,团市委将致力搭建青年比武出功出彩的平台,做好创青春等赛事,发挥创业导师团的传帮带作用,推动青年创业扶持政策应享尽享,并深入挖掘选树青年人才典型,形成以才引才的良性循环。“我们也将继续用‘青言青语’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引领青年人才将个人成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雄伟蓝图中,为再造一个新肇庆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梁思颖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