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爱能跨越山海,肇庆首例跨国造血干细胞捐献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10月28日,一场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顺利完成。经过数小时的采集,来自肇庆的青年李泽余成功捐献出宝贵的造血干细胞。这不仅是肇庆市第3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圆满完成,更是肇庆市首例向海外华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案例,爱与希望在今日跨越山海。

文/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乐祺

10月28日,一场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顺利完成。经过数小时的采集,来自肇庆的青年李泽余成功捐献出宝贵的造血干细胞。这不仅是肇庆市第3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圆满完成,更是肇庆市首例向海外华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案例,爱与希望在今日跨越山海。

640-1

李泽余 受访单位供图

1999年出生的李泽余,目前就职于广宁县农业农村局。早在2023年“世界献血者日”当天,李泽余就主动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为陌生生命悄然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小时候就知道血液病患者所承受的痛苦,也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对挽救生命的重要意义。” 回忆起当初的决定,李泽余语气真挚,“当时我就暗下决心,若有机会便会尽己所能去救人。”

今年9月,李泽余接到肇庆市红十字会传来的配型成功通知。面对这一消息,他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配合完成了高分辨检测与全面体检。在深入了解捐献流程与安全性后,他更加坚定了救人的决心,始终认为挽救生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得知受捐者是一位远在海外的华人同胞时,李泽余更添一份荣幸,“能为海外的同胞带去生的希望,这份缘分和责任让我倍感珍视。”

采集过程中,李泽余始终保持着平静而坚定的状态。“一想到远方有一个生命正迫切等待着我的造血干细胞重燃希望,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他的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这场跨越国界的捐献,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医学救助范畴,更是一次对全球华人血脉亲情的深情回应,彰显着同胞之间守望相助的温暖力量。

谈及未来,李泽余表示,回到工作岗位后,他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契机,积极呼吁身边更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多一个人加入,就意味着多一份生命的希望,可能就会多一个家庭得以圆满。” 他满怀期待地说,“希望这份来自肇庆的‘生命礼物’,能够漂洋过海,为受捐者带去健康的希望,也将肇庆的温暖与力量传递过去。”

一袋满载深情的“生命火种”,正跨越万水千山,点燃远方的重生希望。肇庆市红十字会将始终积极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为志愿者与血液病患者搭建起生命桥梁。李泽余以平凡的身躯践行着伟大的善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也让肇庆的爱心故事多了一段温暖的注脚。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