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炯明
日前,2025年肇庆老字号首批认定名单出炉,24家本地老字号企业入选。老字号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成为肇庆文化与经济的亮丽名片。创新是老字号品牌发展的动力。在新时代下如何把握发展机遇,闯出一片新天地,关系到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与发展。近日,记者采访了3家首批被认定的肇庆老字号企业,从其发展故事中探寻这些老字号的活力之源。
高要伦太太 老品牌“出海”觅商机
日前,肇庆市伦大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伦文龙在店内跟员工交代今年第四季度产品销售计划。“我们要乘着入选肇庆老字号的东风,加大相关产品推广力度,增加品牌黏度。”返乡创业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将高要伦太太品牌发扬光大。
高要伦太太龟苓膏制作技艺的历史可追溯至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现今,高要伦太太龟苓膏制作技艺选用优质南种石金钱龟,针对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调整配方,加入高要特产佛手、芡实。2021年,该制作技艺入选肇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4年,高要伦太太品牌入选广东省首批老字号名单。
高要伦太太目前还只是一个区域品牌,打响知名度是其首要工作。伦文龙表示,公司近年来在周边城市建设了60余家生活馆,让市民线下品尝到高要伦太太相关产品。他说:“我们还通过品牌赞助肇庆马拉松、金利龙舟赛以及多个乡镇篮球赛,进一步打响老字号知名度。”
单一产品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该公司坚守传统龟鳖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顺应消费者需求先后开发龟元气能量饮料、龟汤、龟鳖等相关预制菜产品。伦文龙还谋划与国内知名品牌进行生产合作,依托大企业销售渠道将高要伦太太产品销往全国市场。
伦文龙深知“走出去”是企业的发展之道。他带着高要伦太太产品到东南亚、中东、埃及等地推介。“当地客商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医概念产品十分感兴趣。目前,公司每年出口至东南亚地区的产品销售额有1000万元,与埃及的客商也将达成协议。”他说。
依托肇庆市政府“引进来”与“带出去”的政策舞台,伦大公司积极参加各类展览会,增加品牌曝光度,并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与国外华人商会、外国客商进行产品供需洽谈。“肇庆相关政府部门对老字号的支持,是企业走得更远的强劲动力。”伦文龙说。
谈及未来,伦文龙透露,公司计划与相关中医院校合作,丰富自身产品种类,同时开发工业旅游,让更多市民来到现场感受老字号的魅力。
娇姐裹蒸 坚守传统推陈出新
每当有空闲时间,鼎湖区娇姐裹蒸有限公司负责人邹木娇就带着儿子与儿媳,一起到车间包裹蒸。她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让娇姐裹蒸这一老字号品牌在子女手中传承下去。
58岁的邹木娇是鼎湖区上水田村人,从小便跟着奶奶学包裹蒸。1990年,她看到各地游客爬鼎湖山后都喜欢买裹蒸,便自己包裹蒸在鼎湖山脚向游客售卖。
从一个摊位扩展到两个档口,再到如今现代化生产厂房,娇姐裹蒸已经走过35载。2010年,邹木娇注册“娇姐”这一品牌。“品牌持续壮大的秘诀在于坚持选用优质食材。公司所制作的裹蒸优选本地柊叶、一级绿豆和土猪肉。”邹木娇说。
顺应时代,适时优化裹蒸种类是邹木娇的经营之道。上世纪90年代,她便推出二斤重、每只售价28元的裹皇,受到游客欢迎。当时,一名外国游客独自吃完一只裹皇后大呼满足,还有游客预订100只裹皇,让她一晚便赚了1000元。“我们现在也会根据客人需求进行定制,添加各式食材。”她说。如今,她还结合人们健康需求,推出由黑糯米、花生、黑芝麻等制成的养生裹蒸。
2020年,邹木娇拥抱短视频,学习制作短视频,将肇庆裹蒸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迅速收获一波流量。不少外地粉丝线上购买裹蒸寄到全国各地。“拍摄短视频的初衷是觉得坐在店里等客人已经落后,要借助新媒体扩大品牌影响力。”她说。
近年来,肇庆市推出多项措施支持裹蒸产业发展。“相关部门不仅对裹蒸生产标准化进行指导,还举办多场文化嘉年华,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客流。不少外地游客来到我的店铺品尝特色裹蒸。”邹木娇说。
德庆关馥园 传统酿酒技艺葆活力
日前,广东德庆无比养生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锋带着记者来到酒厂熬煮车间,只见厂内摆有一口硕大的铜锅,上面有不少修补痕迹。他说:“这口铜锅有上百年历史。每年春季酿制首乌巴戟酒的时候都用到它。”
像这样的老物件,在该公司还有不少。据了解,该公司始建于1905年,名为德庆关馥园酒庄,上世纪60年代被归为国营企业,改名为德庆首乌酒厂。
德庆关馥园品牌得到良好发展,得益于林锋所作的努力。2001年,酒厂被金六福企业收购,林锋被任命为无比酒业公司总经理。他来到酒厂,看到各种老遗产后,心中萌生把酒厂技艺和文化传承好的想法,要求厂房原址保护,除了进行内部装修外,整体建筑风格不作改变。其次,建立历史博物馆,展示酒厂历史演变,开拓工业旅游项目。
在老酒厂的基础上,林锋将酿酒车间生产线改造成机械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原本酿制数千斤酒要20多个工人,如今只需四五个。”他说,以往用煤熬煮药材,火力大小难以把控,于是改用天然气。这样的改良让产出的巴戟天和何首乌药液品质更为稳定。
“近年来酒市场竞争激烈。我刚接手时,药酒类消费市场份额就不断被压缩,企业亏损严重。”林锋说,他带领工厂技术团队开发出无比小滋酒、老土炮米酒等产品,并依托传统配方开发古方酒,推出各式定制酒,精准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林锋还借助古方工艺开发出轻养生白酒,受到消费者喜爱。
林锋介绍,公司会继续做好遗产保护和技艺传承工作,完善各种配套设施,继续依托工业旅游吸引游客参观,从而让消费者重新认识传统优质产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