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整村运营激活沉睡资源——高要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打造省级示范样板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通过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实施整村开发建设,成功探索出一条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的新路径。2022年至2024年,铁岗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三级跳,从12万元跃升至61万元,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次,日均营业额突破3万元,成为肇庆市“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实践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记者 林琳 特约记者 刘潜

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通过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实施整村开发建设,成功探索出一条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的新路径。2022年至2024年,铁岗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三级跳,从12万元跃升至61万元,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次,日均营业额突破3万元,成为肇庆市“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实践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广东省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铁岗社区举办,这是文艺表演活动。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广东省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铁岗社区举办,这是文艺表演活动。 记者 刘春林 摄

修旧如旧

重塑乡村风貌高颜值

铁岗社区的蝶变,始于对人居环境的彻底改造。面对危破房林立、公共空间局促的困境,该社区从选好领头雁开始破题。曾长期在深圳从商的黎坚明被请回来,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动下,铁岗社区腾挪出超500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坚持修旧如旧,不搞大拆大建,而是通过微改造激活乡村基因。”铁岗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设计师团队为农房外立面描绘顶线、腰线、地线等,对墙身、门窗进行艺术化处理,200余间房屋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同时焕发新活力。

铁岗社区还搭建了“地方政府+设计师+乡村美学项目”三方联动的乡村美学工坊,将闲置荒地改造为花海绿化区,鼓励村民参与打造美丽庭院,形成“一院一景”的乡村美学矩阵。

整村运营

构建利益共享新机制

如何让美丽乡村持续“造血”?高要区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民参与”的整村运营模式。铁岗社区经济联合社联合玉瑶公司牵头,携手中铁十九局、北京城建集团等组建企业联合体,并与区属国企按35:65比例合资成立联合运营公司。区属国企所得利润的25%返还社区,用于公益事业,实现反哺于民。

为深化利益联结,铁岗社区推动成立肇庆市高要铁岗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由玉瑶公司、区属国企、社区经联社、居民小组经济社分别出资35%、40%、10%、15%。村民通过闲置农房出租、土地流转等方式入股分红,并通过订单农业、保底收购等方式增收。2024年,居民小组集体收入超155万元,同比增长2.7倍。

“我们不仅输血,更注重造血。”铁岗社区运营团队负责人介绍,该社区积极打造青年人才孵化基地,培育“梁奶茶”“飨水甜”“铁岗陶舍”等12个创业项目,并开展乡村管家、乡村工匠等实用技能培训7场。目前,该社区居民优先录用的就业岗位超过80个,实现家门口就业。

业态融合

点燃产业发展新引擎

走进铁岗社区,“屋顶咖啡”坐落在改造后的旧民居顶端,游客可俯瞰连片花海;共享茶室、窑烤披萨店、糖水铺等众创项目点缀其间;规划中的20栋连片民宿与“小肇上菜”超市正在加紧建设……这些新业态均源于玉瑶公司对120间闲置旧民居的盘活利用,一系列新业态成为铁岗社区经济增长新引擎。

依托耕地、鱼塘、农旅文化资源,铁岗社区开发出钓鱼捕虾、咖啡制作、蔬果采摘等深度体验项目,并引入端砚、玉雕、云石等非遗业态,同时将公共空间改造为共享菜园、休闲驿站,免费向群众开放举办活动。该社区还巧妙利用进村道路、篮球场、民房屋顶等空间建设光伏长廊、光储充停车场,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超15万元。

酒香也怕巷子深。铁岗社区运营团队秉持“宣传也是生产力”的理念,通过“媒体+”“赛事+”等模式,帮助铁岗社区争取到央视综艺节目《乐在旅途》取景拍摄,承办环大湾区百公里骑行、乡村建筑工匠技能竞赛等大型活动,并与小红书合作培育“小红村”IP,推动铁岗社区从“局部网红”迈向全域出彩。

“铁岗模式的精髓在于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田园变景区。”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总结道,“它为我们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实践样本。”如今,铁岗社区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其探索的整村开发运营机制,正为肇庆乃至全省的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