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广宁县“人大+法院”成功化解邻里矛盾 巷道纷争十七年 握手一笑泯恩仇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杨永新 通讯员 程科明 宋彩虹

“堵心总算变舒心,店铺很快就能租出去!”“路好走了,心情也舒畅了!”近日,在广宁县宾亨镇石涧社区,邻居老王和老罗相视一笑,各自道出心里话。

在这两家之间,一条长十余米的巷道,“堵”了17年后,在广宁县“人大+法院”多元解纷机制的春风化雨下,终于畅通无阻,两家人一笑泯恩仇。

17年前,老罗和老王两家原本生活宁静,有一天因两家之间的巷道归属问题变成了“死对头”。该巷道的位置,老王出示的产权证上标注为红线范围内的“共墙”,而老罗的产权证上却为两家的“公共巷道”。

老罗认为巷道部分属于自己,因此堆放物品,导致泥巴路面的巷道变得更狭窄、破烂,部分建筑垃圾还倒在老王铺位附近,从而影响了老王的铺位出租。老王对此坚决不同意,双方一吵就是17年。

今年年初,老王将老罗告到了广宁法院。法官王银河接案后,建议暂不启动司法程序,庭下调解,既让问题解决,又让双方放下成见,和好如初。

然而,首次调解时,双方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令调解陷入僵局。“从法理上讲,老罗建围墙确实侵占到公共巷道,倾倒的建筑垃圾也影响到了老王的铺位。”在王银河看来,如果单靠判决,法理层面的问题虽可以解决,但难以根除两人的心结,矛盾依然在,不利于社会稳定。

王银河想到了今年6月份成立的“人大+法院”多元解纷机制。该机制立足人大代表贴近群众的优势和法院司法职能,通过“代表说理”与“法官释法”对接通融,共同推动基层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此,他邀请掌握案情的宾亨镇人大代表、平安法治办主任谢洪全参与调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谢洪全深知,调解不能急于求成,需要耐心和智慧。面对再次调解,双方依旧不欢而散。谢洪全并未气馁,而是调整策略,利用节假日上门,不讲条条款款,而是拉家常、听心里话。

老罗吐槽:“这么多年都是我用,现在说改就改,我的面子往哪里放?”老王感到委屈:“商铺前堆满杂物无法使用,损失谁来赔?”前者为争一口气,后者想要实惠。多次深入谈心后,谢洪全心里有了数。

于是,谢洪全和王银河从法律层面向当事双方厘清利弊,告知双方即便再次进入诉讼,仍无法避开漫长的行政确权程序,且要承担相应的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他们用朴实无华的乡音和真诚待人的态度,架起了双方沟通的桥梁。

转机出现在一个闷热的午后。这次调解结束后,谢洪全没有急着让双方签字,而是从旁边小卖部端出几碗茶,招呼着老王、老罗及双方家人一起坐到门前,给他们讲了一个小故事。

“清代大学士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终因他的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最终双方各自主动退让了三尺,结果有了‘六尺巷’的典故……”谢洪全娓娓道来。

这时,老罗的儿子插了一句话:“爸,我们家进出也不方便,把巷道整理好,搬点东西也不会磕磕碰碰……”老王顺势表态:“巷道修好就交由老罗管理吧,大家共同使用。”

协议最终达成:老罗清理掉老王商铺门前的垃圾等杂物,两家一起完成地面硬底化,并共同使用。

就这样,17年的恩怨,在“人大+法院”多元解纷机制下,两家人终于双手紧握,一笑泯恩仇。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