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洁 李考考通讯员 沈浪 胡雁南
三大产业链、31项技术需求、10亿元产业基金,肇庆诚邀西安企业“揭榜挂帅”!9月15日,广东肇庆(西安)产业交流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肇庆此行旨在向西安科研机构和科创企业“寻宝取经”,挖掘和培育产业“加速度”的新动能。
西安科研机构、科创企业和肇庆企业面对面交流。这是冠旭电子公司代表在介绍声学智能品牌cleer。 通讯员 供图
积极寻求“外脑”支持: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新动能,是肇庆当下产业链建设的核心命题,而破题之钥,就藏在“科技”二字里。农历新春首个工作日,在收听收看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后,肇庆市马不停蹄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暨科技创新大会。会议强调,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先手棋”“动力源”“硬支撑”。肇庆要主动拥抱新的“科学的春天”,以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不断塑造肇庆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今年以来,肇庆“强创新”的步伐愈发坚定有力。在推动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统筹本地资源要素的同时,肇庆也积极寻求“外脑”助力。
西安,是国家西部重要的科技、产业与人才高地。其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备,既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支柱产业,又有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还有现代物流、研发设计、会议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与优化,这座历史名城构建起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多元化产业格局。今年上半年,西安市工业投资增长超30%。
肇庆与西安,虽远隔千里,但历史渊源深厚,文化一脉相承。如今,两地产业高度互补,合作迎来崭新契机。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两地虽有所重叠,但专注领域各有侧重,如西安聚焦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肇庆则主攻上游电子元器件。正如肇庆市领导所说:“西安是我们对标对表、谋求合作的宝地。走进西安,我们深切感受到其科技产业创新、改革开放发展的蓬勃活力,也看到了两地互补合作的广阔空间。”
31项技术需求觅“橄榄枝”:精准对接推动产业升级
此次千里迢迢奔赴西安,肇庆诚意满满、准备充分。精心筛选重点产业链后,明确列出31项技术需求,向西安的科研机构与科创企业寻觅“橄榄枝”。
首先是电子信息领域。肇庆当前正积极培育以电子信息制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汇聚风华高科、喜珍电路、富仕电子等一批代表性企业。该领域共有7项技术需求,涵盖智慧医疗与健康管理、智能物联网与安全管控、高端电子新材料等研发方向,主要应用于数字健康服务、稀土生产环保监测、城市安全出行与新能源管理、电子信息制造等场景。
其次是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智能装备产业是肇庆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全市近百家成套装备企业覆盖电子设备、电池装备、环保设备等领域,重点企业包括小鹏汽车、绿宝石、金晟新能等。此领域有9项技术需求,涉及高端装备与核心部件、智能检测与预测系统、特种环境技术与应急救援装备的研发,主要应用于智能制造生产线、公共安全应急、高端装备制造等场景。
还有稳步增长的新材料领域。肇庆在新材料方面已形成电子材料、金属材料、化工材料三大产业集群,拥有同宇新材料、鸿图科技、金三江等一批重点企业。该领域技术需求多达15项,涉及绿色循环与能源材料、轻量化结构材料、特种功能涂层、生物医药与绿色化工材料等的研发与产业化,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高端电子信息产品、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场景。
创新链和产业链“秤不离砣”:深度合作共绘产业新蓝图
聚焦三大领域,交流会组织了三场闭门会议,让同领域的肇庆企业与西安机构、企业围坐一堂,面对面深入交流。
在电子信息专场,西安慧脑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冠旭电子公司关于慧脑公司的脑机接口耳机降噪科研项目转化,对接金晟新能源废旧锂电池短程回收攻关项目,并计划对接健奥科技的皮肤微电检测AI问诊项目。在高端装备专场,针对肇庆高新区广东创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涂装表面缺陷智能检测系统开发”攻坚项目,西安交大两支团队纷纷表达合作意向。肇庆相关部门现场牵线搭桥,力促各方后续深入洽谈。
“西安的创新链与广东的产业链堪称强强联合。”肇庆市凌飞航空公司总经理孔凌作为肇庆企业代表参与技术交流时感慨道。凌飞航空正与西北工业大学携手攻坚项目,相关技术成果即将落地。合作中,孔凌深切体会到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相连,“西安航空航天产业十分领先,高校在相关领域底蕴深厚,前沿创意层出不穷,人才储备充足。广东产业链完备,能让众多奇思妙想照进现实,进而反哺创新。”孔凌坚信,随着低空经济蓬勃发展,两地合作将愈发频繁紧密,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共进,持续推动产业升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