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丽娟
游泳中考报考人数从2017年的18人,逐年增加至目前5000多人。今年实现了全市各县区设立游泳中考考点,进一步推动了游泳教育的发展。令人瞩目的是,近几年,我市学生在大型游泳赛事中成绩突出,多名学生表现亮眼,更有人入选国家花样游泳队。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有力引领,以及各地区积极探索游泳教育的实践。
我市喜欢游泳的学生逐渐增多。 记者 杨丽娟 摄
政策引领 筑牢游泳教育根基
政策的推动为肇庆市游泳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年,根据国家和省的部署,我市制定了将游泳纳入体育中考必考项目的方案。“刚推行游泳体育中考,为了推广和普及游泳运动,在考试标准上适当放宽。”肇庆市教育局体艺卫科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年报名游泳中考的仅有18人,但通过率和满分率很高。
此后几年,报考游泳的人数虽有增加,但总数不多。市教育局通过摸查全市游泳教育情况发现,2023年全市中小学校内游泳池19个,学校周边游泳池共有135个,但仅有6所学校开设游泳课程,学校游泳教育覆盖面小,全市中小学生会游泳人数不足25%,掌握游泳技能学生人数比例较低。
为进一步普及游泳教育,2023年12月,肇庆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学游泳、强体质、防溺水、懂自救”的总体目标。自2024年春季学期起,各县(市、区)纷纷启动普及中小学校游泳教育工作,重点在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年级开展,并逐步扩大覆盖人群范围,每年递增不低于10%。同时,各地在2024年前将游泳纳入中考体育必考选项项目,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和家长对游泳学习的重视,为游泳教育的全面铺开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同年,我市出台了《肇庆市高中阶段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方案》,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逐步形成小学、初中、高中高水平运动员贯通培养通道,为国家、省、市及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优秀人才。这一政策,也为游泳人才打通了升学通道。
截至目前,我市各县区已开设游泳考点,选考人数显著增加,从2022年2899人、2023年1904人,2024年4846人,增加至今年5000多人。各大游泳场馆和水上运动基地,爱好游泳的人数更是数不胜数,全市游泳氛围浓厚。
一县一策 探索特色普及路径
在全市游泳教育工作政策指引下,各县区实施“一县一策”,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出了适合本地的“一校一策”游泳教育模式,或引入第三方机构进入校园内部开展游泳教学或日常训练,或购买第三方服务,开设游泳培训课程等,在校外游泳场馆开展游泳兴趣班、课后服务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游泳教育。
端州区推动学校与周边游泳馆合作,试点开展游泳课教学。部分学校与周边正规的游泳馆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前往游泳馆进行游泳课程学习和考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有多所学校开展游泳教学工作。如,星执外国语学校与广东泳粤俱乐部开展游泳教育合作,每周带领学生前往游泳池进行练习,让学生学习游泳、提高水平,并举办游泳运动会。黄岗小学、汇星小学与游泳馆合作,组织学生到游泳馆开展游泳课。百花园小学、实验小学、市七小等学校与第三方合作,与游泳馆等合作开展课后“430”游泳培训班,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让学生接受专业游泳训练。
高要区试点统筹县区内符合条件的游泳池作为夏令营游泳项目学习泳池,以团购价的形式普惠学生,开展游泳教学。广宁县大力推进“一村一泳池”建设,由村(社区)因地制宜选取建设地点,合理利用村内资源,建设红色“爱心泳池”,为学生提供了安全的游泳场所。
德庆县以德庆县第二小学、德庆县孔子学校作为试点,开展比赛类游泳项目工作,与第三方肇庆市速泳者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使用第三方游泳馆作为训练基地,探索小学四年级学生推广游泳教育。利用课后服务1.5小时,通过家长接送或学校租车接送的形式,让学生到游泳机构学习游泳、水球技能,不断为市体校输送游泳人才。
硕果累累 游泳教育成效显著
在政策引领和各地积极实践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将游泳作为中考体育的选择项目,展现出学生对游泳运动的高涨热情,游泳技能和安全意识方面都有了极大提升。同时,我市培养和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游泳运动员。
肇庆学生在各级游泳赛事中成绩斐然。在今年7月举办的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我市代表团在本届运动会上交了出历史最佳答卷,获得团体总分一等奖,其中游泳项目在所有项目中积分最高,获得了1金3银4铜的好成绩。来自广东肇庆中学的谢泽庭夺得初中组女子200米自由泳冠军,为肇庆赢得了本届赛事的首枚金牌。
在2025年全国青少年U系列游泳比赛(肇庆站)中,恒冠体育游泳队的小将们表现出色,经过4天8场的激烈比拼,最终荣获4枚金牌、7枚银牌、2枚铜牌。女子15—16岁组的王子嫣表现尤为突出,3次打破该年龄组的赛会纪录,5名队员成功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其余参赛队员也均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在2024年的世界泳联花样游泳世青赛上,来自德庆县的何知恩助力国家花泳青年队夺得集体自由自选项目金牌,何知恩也成为肇庆市首位花样游泳世青赛冠军,也是首位入选国家花样游泳队的肇庆籍运动员。
“通过普及游泳教育,游泳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游泳项目的竞争力也不断提升。”市教育局体艺卫科负责人表示,为了培养和选拔优秀游泳人才,我市建立了校、县(区)、市游泳竞赛体系,各地每学年至少组织举办一次县级的游泳比赛,为游泳人才提供展示平台,激发学生参与游泳的热情,提升学生游泳竞技水平,培养优秀的游泳运动员,为肇庆市的游泳事业增添光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