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紫怡 通讯员 叶善恩
“妈妈变了,爸爸也变了,我也变了,整个家变得和谐幸福了!”在广宁县洲仔镇,学生邓欣欣在作文《妈妈的改变》里写下的这句话,道出了当地家庭教育变革带来的温暖。推动这一切的,正是广宁县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问题的重要力量——广宁县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以专业与爱心走进家庭、校园,解开父母教育困惑,让亲子关系从紧张走向和谐,为未成年人成长撑起一片晴空。
龙灶桂一家和谐相处。 受访者供图
家庭蝶变
从“教子无方”到幸福家庭
在洲仔镇经营药店的邓铁成一家,如今是邻里眼中的模范家庭:三个孩子听话懂事,大儿子邓深荣初中毕业后人缘和谐,暑假在家从不沉迷手机。谁能想到,几年前的邓家曾因教育方式不当陷入困境——夫妇俩因不懂教育溺爱孩子,导致小学阶段的邓深荣叛逆十足,常与同学闹矛盾。
“后来,我们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意识到原来的教育方式不对。”邓铁成回忆,他们接触广宁县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家庭教育课程后,夫妇俩彻底改变:不再责骂,而是耐心倾听孩子心声;不再催促,而是用自身行动做榜样。母亲钟笑霞作为全职宝妈,深刻感悟“想要孩子变得更好,必须先从父母改变自己开始”。
同样迎来蜕变的还有龙灶桂家庭。为照顾病重父亲和陪伴子女,曾在佛山当厨师的龙灶桂回到广宁,面对三个个性迥异的孩子,他和妻子格外重视家庭教育,近两三年来,学校每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活动,夫妻俩都会轮流参加。
在志愿服务队引导下,龙灶桂夫妇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知识,摒弃了催促、唠叨的旧方式,学会用“言传身教”影响孩子:龙灶桂用带着“广普”口音的声音与孩子一起朗读,虽常惹得孩子发笑,却成了家庭欢乐的源泉;面对大女儿的青春期,夫妻俩用科学方法引导,帮助孩子平稳过渡。
如今,三个孩子不仅主动做家务,还会邀请父母一起读书,曾叛逆的大女儿更成了弟弟妹妹的榜样。
志愿护航
专业服务筑牢家庭教育防线
这些家庭的蝶变,并非偶然。2024年12月,在广宁县委政法委、县委社会工作部、县妇联和县教育局的领导下,依托阳光志愿者协会组建了广宁县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如今,该服务队已成为推动当地家庭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
广宁县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副队长陈善明介绍,志愿服务队目前共有80人,已先后走进南街街道中心小学、洲仔镇中心小学、城东学校等多所中小学校,开展40余场专题讲座及亲子活动,内容涵盖亲子沟通、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等关键领域。“在活动中,志愿者通过案例分享、互动研讨,帮家长掌握科学教育方法。针对未成年人青春期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疏导与支持,同时促进家校协作,推动形成教育合力。”
陈善明表示:“下半年,我们将深化家庭教育个性化探索,提高重点家庭辅导实效,持续发力,为赋能广宁万千家庭、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推动当地家庭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全县联动
打出未成年人守护“组合拳”
广宁县对未成年人的守护,远不止于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为从根源上预防未成年人问题,该县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方面建强服务梯队,构建“县级专业队伍+镇村基层服务队”联动模式,去年开展356场家庭教育相关活动,覆盖2万余人次;另一方面推动亲情回归,县委政法委联合人社部门动员外出务工父母返乡就业,已帮助60多个家庭实现“父母回家”,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如今在广宁,家庭教育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爱心工程。从志愿服务队的专业赋能,到全县上下的协同发力,一股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暖流,正在竹乡大地持续涌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