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燕君 通讯员 尹邦杰
“在自然界中有着许多令人感到奇妙的生物智慧等待我们探索发掘,并把这些生物智慧转化为生产力……”8月29日,在肇庆市青少年宫AI科技馆内,一场新奇有趣、“科技感”满满的公开课正在进行。来自中山大学先进制造学院的仿生科普教育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正结合生动案例,为肇庆60名初中生讲授仿生智能与自然界中的生物智慧的奥秘与联系,学生们凝神细听津津有味。
这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是实践团走进肇庆开展“仿生科技科普夏令营”的环节之一。据了解,今年8月,中山大学先进制造学院首次联合肇庆团市委,与肇庆市青少年宫合力,聚焦“自然启示—科学原理—前沿应用”主线,精心开发仿生智能系列科普课程,旨在通过科普夏令营的方式,将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科普类优质教育资源带到基层、服务地方发展,持续赋能“百千万工程”。
近年来,肇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支柱产业强链壮群,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布局发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肇庆高质量发展。“这与我们学院的发展理念相匹配、相吻合,也正是我们最终选择肇庆的原因。”实践团团员黄泽翔说,早在开营前,实践团便深入鼎湖区,先后走访广东皓明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广东喜珍电路科技有限公司、肇庆市天华机器设备有限公司等,深入了解肇庆先进制造业发展概况。在夏令营中,实践团还将本土企业发展与科普课程相结合,进一步加深本地青少年对肇庆产业发展的认识与了解。
“仿生科技科普夏令营”开营期间,实践团从系列科普课程中精选微纳制造与磁驱医疗机器人、柔性制造与先进机械、增材制造与3D打印实践、超精密制造与芯片技术、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仿生制造与身边的生物智慧等六大前沿科技主题课程作为试点课程,面向来自肇庆各县(市、区)特别是偏远乡镇的8岁至15岁青少年,以“理论讲解+互动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讲授生物、物理、机械、计算机等多学科科普知识,力求将抽象的物理、科技概念转化为生动的科普语言,增强青少年对前沿科技课题的认识与了解。
同时,实践团还积极引导肇庆青少年认真观察自然,积极参与设计3D打印作品、体验智能机械狗和柔性机械臂等互动实验,切身感受“从自然到科技”的神奇演变,深刻领略仿生智能的魅力,点燃孩子们的科创梦想与热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