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进行实地调研 深入了解各单位普法工作成效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李考考 通讯员 易嘉兴

8月20日至21日,肇庆市“八五”普法规划总结验收暨第八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进行实地调研。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媒体及基层代表组成的评议团,先后走进市科技局、星湖管理局、肇庆农商银行、肇庆学院和中共肇庆市委党校等五家受评单位,深入了解各单位普法工作成效。

20日上午,评议团首站考察市科技局。该局突破传统普法“单向灌输”模式,将“科技基因”深度融入普法实践,获得评议团高度认可。“八五”普法期间,市科技局利用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普法场景,累计接待50万人次体验;还通过数字机器人,让法律知识以文字和语音交互的形式呈现。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局依托实验室开放日、科技下乡等活动,将普法宣传融入科技服务全链条,让法治宣传更贴近群众。

随后,评议团来到七星岩景区北门游客中心。星湖管理局作为肇庆“城市名片”的守护者,巧妙地将法治元素融入景区生态景观,打造“法治文化驿站”:门口人偶派送普法手册,展架陈列法治文创产品,电子屏循环播放法律知识。工作人员表示,游客在欣赏美景时,对融入环境的法治宣传接受度更高,“景中有法、法中有景”的场景化普法,让法治教育悄然融入游客的“诗与远方”。

当日下午,评议团走进肇庆农商银行景德支行。作为金融机构,该行将普法与风险防控紧密结合,在营业大厅设置反诈体验区,客户可通过智能设备模拟“冒充公检法”“刷单返利”等常见诈骗场景,在互动中学习识别诈骗话术;“法治课堂”则集中展示该行近年来的普法成果。支行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守护客户的‘钱袋子’,更要帮他们‘装满’法律知识。”

21日,评议团来到肇庆学院,参观校园普法宣传长廊和模拟法庭,并听取汇报会,深入了解学校法律人才建设、法律知识科普及应用等成果。据介绍,“八五”普法期间,肇庆学院未发生重大法律纠纷,在法治育人方面获7项省级以上荣誉,其内部控制经验更成为全省高校学习范例。

随后,评议团抵达中共肇庆市委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该单位普法工作突出“理论引领”与“实践导向”。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教育阵地,评议团通过图文展板、视频短片、实物陈列等形式,了解该单位普法实践路径;在应急管理与媒体应对实训室,评议团了解了党校在法治精品课程开发、创新法治课程教学、法治课题取得重大成果等情况。

实地调研是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的关键环节。本次调研期间,评议团通过实地观摩、现场介绍、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各单位普法责任机制建设、系统内学法用法、社会普法宣传、创新普法形式及成效等方面情况,为2025年肇庆市“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社会评议和现场评议提供有力参考。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